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辽东白豕

辽东白豕

同“辽东豕”。唐李白《赠范金乡》诗之一:“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鸡。”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而偶至一处,见其已设者,先得我心之同然,因自笑为辽东白豕。”


偏正 辽东的白猪。《后汉书·朱浮传》:“伯通(彭宠)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了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比喻少见多怪。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3章:“至于严又陵氏所翻之名学,则更为~也。”△贬义。用于形容怪异而少见之事物。→少见多怪 ↔司空见惯 见惯不惊。 也作“辽东豕”。


【典源】《东观汉记·朱浮》:“朱浮与彭宠书,责之曰:‘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后汉书·朱浮传》亦载。

【今译】 汉代朱浮给彭宠 (字伯通)写信,责备他说:“你骄矜自大,以为功高天下。从前辽东地方有个人家的母猪产下一头白脑袋的小猪,认为是奇异之物,就上京去献给朝廷,走到河东地方,看到那里的猪都是白的,只好羞愧而返。如果把你的功劳拿到朝廷上议论,就如同这辽东的猪一样啊。”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矜功自傲、妄自尊大; 也形容少见多怪。

【典形】 白豕、白头豕、辽东豕、辽豕、豕夸头白。

【示例】

〔白豕〕 唐·李白《赠范金乡》:“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鸡。”

〔白头豕〕 清·钱谦益《戊辰七月应召赴阙》之三:“赤汗马应空冀北,白头豕自愧辽东。”

〔辽东豕〕 宋·江端友《朱酥行》:“持归空惭辽东豕,努力明年趁头市。”

〔辽豕〕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抱山鸡而自恧,顾辽豕以多惭。”

〔豕夸头白〕 清·陆淹《秋怀》:“鱼悔尾赪思溟北,豕夸头白笑辽东。”


【词语辽东白豕】  成语:辽东白豕汉语词典:辽东白豕

猜你喜欢

  • 连城璧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愿以十五城换此璧,因其价值连城,故称“连城璧”

  • 羊角抟扶

    同“羊角扶摇”。宋岳珂《便风经雁汊宿荻港》诗之二:“羊角抟扶日,鸿毛遇顺时。”

  • 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蓰( ㄒㄧˇ xǐ ):五倍。什伯:同“十百”。 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 表示事物之间差别很大。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 恶讦以为直者

    恶( ㄨˋ wù ):憎恶。讦( ㄐㄧㄝˊ jié ):揭发、攻击别人的短处。 憎恶用揭发别人阴私来冒充正直的人。语出《论语.阳货》:“‘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

  • 陶窗

    源见“北窗高卧”。谓悠闲自适之处。唐白居易《岁夜咏怀兼寄思黯》诗:“陶窗与弘阁,风景一时新。”

  • 轩辕作镜

    旧题隋.王度《古镜记》:“侯生常云:‘昔者吾闻黄帝铸十五镜,其第一横径一尺五寸,法满月之数也,以其相差。’”黄帝称轩辕氏,据传他曾仿照满月的尺寸作镜。后因用为咏镜之典。唐.李群玉《古镜》诗:“得非轩辕

  • 天马歌

    参见:蒲梢骑

  • 三岛灵山

    同“三神山”。元邓文原《万岁山广寒殿》诗:“三岛灵山浮海至,九天丹阙倚云开。”

  • 灵胥

    源见“伍胥潮”。相传伍子胥死后为涛神,故称。宋文天祥《送行中斋》诗之三:“鲁仲偶不逢,随世本非愿。灵胥目未抉,端欲诣所见。”亦指波涛、浪涛。宋陆游《感昔》诗之五:“云生神禹千年穴,雪卷灵胥八月涛。”【

  • 童牛角马

    没有角的牛和生了角的马,谓事物违背常理。汉扬雄《太玄.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并列 童牛,不长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反常的、不伦不类的或无中生有的事物。汉·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