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贡禹弹冠

贡禹弹冠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准备做官。 贡禹(前124-前44年)字少翁。琅邪(治所今山东诸城)人,汉元帝时,历任谏大夫,御史大夫。王吉字子阳,与贡禹是同乡好友,志趣相投。王吉做官,贡禹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出仕任职了。后以此典表示因好友做官任职而自己将得到引荐而高兴。

【出典】:

汉书》卷72《王吉传》3066页:“(王)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例句】:

三国魏·曹植《赠徐干》:“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晋·陆机《鞠歌行》:“王阳登,贡公欢,罕生既没国子叹。” 南齐·沈约《郊居赋》:“或辞禄而反耕,或弹冠而来仕。” 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唐·王维《酌酒与裴迪》:“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唐·李白《送杨少府赴选》:“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唐·岑参《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别有弹冠士,希君无见遗。” 唐·韦应物《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唐·顾况《酬唐起居前后见寄》:“莫话弹冠事,谁知结袜心。” 唐·罗隐《酬高崇节》:“犹赖君相勉,殷勤贡禹冠。” 唐·薛逢《上吏部崔相公》:“公车未结王生袜,客路虚弹贡禹冠。” 宋·苏洵《管仲论》:“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 宋·陆游《白发》:“平生窃鄙贡公喜,故里但思陶令归。” 宋·刘浩《满江红·寿陈侍郎》:“便合弹冠登要路,如何袖手缄空谷。” 宋·姚勉《沁园春·送友人归蜀》:“闻道槐庭,已登安石,此去须弹贡禹冠。” 宋·刘辰翁《沁园春》:“笑贡生狂,日日弹冠,西望王阳。” 元·汤式《南吕·一枝花·言志》:“不弹贡禹冠,谁赐吕虔刀。” 明·李梦阳《正月二日台卿李公监察毛公袁公枉驾》:“冠弹贡氏非吾愿,星聚荀门敢自夸。” 清·吴嘉纪《自淘上至竹西送汪舟次之赣榆教谕任》:“家有范生甑,人弹贡氏冠。” 清·叶承宗《新水令·旅觉述怀》:“阁门负郭荐贤弘,风尘笑煞弹冠贡。”


主谓 贡禹,西汉大臣,元帝时与王吉(字子阳)同为谏议大夫,二人友善。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重新出来做官。王吉做官,贡禹也做出仕的准备。比喻乐意再度辅佐政治志向相同的人。语本《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明·黄宗羲《与陈介眉庶常书》:“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王阳在位,~。”△多含贬义,用于描写复出。


【词语贡禹弹冠】  成语:贡禹弹冠汉语词典:贡禹弹冠

猜你喜欢

  • 美轮美奂

    《礼记.檀弓下》:“晋 献文子(赵武字)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文子,赵武也,作室成。晋君献之,谓贺也。诸大夫亦发礼以往。……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朱熹

  • 齐州九点烟

    同“齐烟九点”。清 丘逢甲《次前韵再柬友卿》之一:“东风更趁西潮猛,摇动齐州九点烟。”

  • 涸辙之鱼

    见“涸辙之鲋”。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小生乌古孙良祯,遭家不造,被寇相侵,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词语涸辙之鱼】  成语:涸辙之鱼

  • 彭祖

    源见“庄叟彭殇”。泛指长寿者。《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词语彭祖】   汉语大词典:彭祖

  • 神荼

    源见“神荼郁垒”。传说中能制伏恶鬼的神人。清陈维崧《满江红.乙巳除夕立春》词:“郁垒敧斜头上帽,神荼脱落腰间杖。”《胭脂血》弹词:“镇守朝门唬鬼狐,前身端的是神荼。”【词语神荼】   汉语大词典:神荼

  • 琴高赤鲤

    源见“琴高乘鲤”。喻指出游的人。张素《摸鱼儿.寄怡父大梁》词:“念天涯故人别后,经过多少风雨。琴高赤鲤游行惯,更向黄河南去。”

  • 折俎

    同“折冲樽俎”。唐 毛杰《与卢藏用书》:“杰时在草莽,运厄穷愁。思折俎而无因,嗟扫门而不逮。”【词语折俎】   汉语大词典:折俎

  • 黄卷中

    《晋书.褚陶传》:“褚陶字季雅,吴郡钱塘人也。弱不好弄,少而聪慧,清淡闲默,以坟典自娱。尝谓所亲曰:‘圣贤备在黄卷中,舍此何求!’”《唐书.狄仁杰传》:“狄仁杰曰:‘黄卷中方与圣贤相对。’”黄卷,古时

  • 溪壑无厌

    《南齐书.谢眺传》:“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溪壑:山里的河流深谷。无厌:贪欲太大。指人的贪欲太大。后因以“溪壑无厌”为人的贪欲太大,难于满足之典故。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契丹

  • 骑牛觅牛

    同“骑驴觅驴”。《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连动 比喻认识事物的本质。语出《祖堂集·福州西院大安和尚》卷17:“师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