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谢安泛海

谢安泛海

同“谢安雅量”。宋陆游《书感》诗:“已欠谢安俱泛海,况无王粲与登楼。”


【典源】《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安) 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 (wang),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 (悦),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晋书·谢安传》亦载,文略。

【今译】 东晋谢安 (字安石) 在东山闲居时,与孙绰 (字兴公) 等人乘船出海游览。忽然海上起了大风,浪头汹涌,孙、王等人脸色惊慌,纷纷喊叫要回船。谢安却兴致勃勃,照旧吟咏长啸。船工见谢安安闲畅快的样子,就驾船仍往前驶去。这时风愈来愈大,海浪更猛,那些人怕得乱嚷乱叫,闹成一团。谢安慢慢地说:“照这样儿,便不回去。”众人听了马上坐好,方才回船。由此看出谢安的器量,足以安定朝廷内外。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乘船出航,意兴豪放。

【典形】 安石泛溟渤、泛海船、谢安泛海、谢安舟楫、乘桴从安石。

【示例】

〔安石泛溟渤〕 唐·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泛海船〕 唐·李白 《送杨山人归天台》:“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谢安泛海〕 宋·陆游《书感》:“已欠谢安俱泛海,况无王粲与登楼。”

〔谢安舟楫〕 唐·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猜你喜欢

  • 上知下愚

    指因先天禀赋不同而在智力程度上相差甚远的两种人。孔子认为,所有的人可以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四种。其中“生而知之”是为“上智”,“困而不学”是为“下愚”。而在所有人

  • 丁公被戮

    比喻为臣不忠的下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母弟丁公(固),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竭见高祖。高

  • 放伐

    《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后以“放伐”谓用武力讨伐、放逐暴虐君主。明王廷相《雅述》下篇:“揖让之后为放伐,放伐之后为篡夺;井田坏而阡陌成,封建罢而郡县设。”【词语

  • 黄龙见谯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初,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此何祥也?’飏曰:‘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天事恒象,此其应也。’内黄殷登默而记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

  • 拾人牙慧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殷浩)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后以“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野叟曝言》一一八回:“明用故事,却暗翻前局,方不是拾人牙慧。”张天翼《新

  • 持衡拥璇

    比喻掌握国家权柄。《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放勋驭世,沉璧属子;重华握历,持衡拥璇。”衡、璇:北斗七星中的二星名。并列 衡、璇,北斗七星中的二星名。比喻掌握国家极大权力。《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放勋

  • 甘棠爱

    同“甘棠遗爱”。清 魏熙元《新水令.许雪门观察鸳湖返棹图》套曲:“树指甘棠爱,童骑竹马骄。”

  • 报李投桃

    见“投桃报李”。明·高濂《玉簪记·诳告》:“村家行径,强尼姑向空门结姻。只指望~,那顾他礼佛看经。”【词语报李投桃】  成语:报李投桃汉语大词典:报李投桃

  • 梁鸿案

    源见“举案齐眉”。表示夫妻敬爱。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他人行别样亲,俺根前取次看,更做到孟光接了梁鸿案。”【词语梁鸿案】   汉语大词典:梁鸿案

  • 滥竽

    源见“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南朝梁简文帝《答湘东王和受试诗书》:“使夫怀鼠知惭,滥竽自耻。”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滥竽作吏,旷职怀惭。”【词语滥竽】   汉语大词典:滥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