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讽一劝百

讽一劝百

用委婉的语言进行指责,目的是讽刺一事而使百事归善;实际却是讽刺的成分很少,鼓励的成分很多。《文心雕龙.杂文》:“自桓麟《七说》以下,左思《七讽》以上,枝附影从,十有余家。或文丽而义睽,或理弊而辞驳。观其大抵所归,莫不高谈宫馆,壮语畋猎,穷瑰奇之服馔,极蛊媚之声色,甘意摇骨体,艳词动魂识。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然讽一劝百,势不自反。”


并列 讽,委婉地劝告;劝,鼓励。形容规劝的言辞少,淫靡奢侈的言辞多,不能使人归于正道,适得其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然~,势不自反。”△贬义。多用于劝说方面。→劝百风一


【词语讽一劝百】  成语:讽一劝百汉语词典:讽一劝百

猜你喜欢

  • 臣饥欲死

    同“臣朔苦饥”。清尤侗《沁园春.和阮亭偶兴》词之二:“奈举国侏儒,臣饥欲死;满堂酒汉,公醒而狂。”【词语臣饥欲死】   汉语大词典:臣饥欲死

  • 询刍

    《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郑玄笺:“古之贤者有言,有疑事当于薪采者谋之。”后遂以“询刍”称扬官吏有疑难之事要征求百姓的意见。唐张说《奉和暇日游兴庆宫作》:“侍酌衢樽满,询刍谏鼓悬。”【

  • 犯斋人

    源见“太常斋”。指妻妾。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后吾乡杭堇浦太史掌教粤东,与何唱和。《嘲杭病起》云:‘门外久疏参学侣,帘下渐立犯斋人。’”【词语犯斋人】   汉语大词典:犯斋人

  • 江令恨别

    同“江淹南浦”。宋刘辰翁《兰陵王.送春》词:“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

  • 出塞明妃恨

    源见“昭君出塞”。谓远嫁异域的幽怨别恨。元袁桷《李宫人琵琶行》:“君不闻出塞明妃恨难赎,请君换谱回乡曲。”

  • 半部论语治天下

    见“半部论语”条。其他 掌握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国家。旧时对儒家经典的夸赞之辞。语本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7:“杜少陵诗云:‘少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

  • 履虎

    同“履虎尾”。《梁书.武帝纪上》:“江 淮扰逼,势同履虎。”唐李白《秦女休行》:“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词语履虎】   汉语大词典:履虎

  • 名娃金屋

    源见“西施”、“金屋藏娇”。指春秋时吴王为西施建造的馆娃宫。宋吴文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词:“幻苍厓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 跕跕乌鸢

    同“跕鸢”。宋秦观《田居》诗:“寥寥场圃空,跕跕乌鸢下。”

  • 摇尾求食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迁《报任安书》云:“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阱槛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汉史学家司马迁用陷井中的猛虎摇尾求食来比喻自己受辱困求助的处境。后用为受困求助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