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誓泉之讥

誓泉之讥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想出一个办法对郑庄公说:“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春秋时,郑庄公母姜氏替庄公弟共叔段袭击庄公夺取王位作内应,事泄失败,庄公便把母亲安置在城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与母亲相见。庄公后来后悔此话说过头了,便采纳颍考叔的建议,掘地在隧道中与母亲相见,于是母子关系恢复如初。颍考叔,是春秋初郑国颍谷掌管封疆的官吏。后以“誓泉之讥”用为臣下批评封建君主不善于处理好与母亲关系的代称。

后汉书.何敞传》:“后拜为尚书,复上封事曰:‘上不欲令皇太后损文母(指周文王妃太姒,为后妃有德之美称)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


偏正 因对母亲发过绝情誓言而受到讥刺。据《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共叔段欲袭庄公,庄公之母武姜将开启城门为内应。事败,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何敞传》:“上不欲令皇太后损文母之号,陛下有~,下使宪等长保其福佑。”


【词语誓泉之讥】  成语:誓泉之讥汉语词典:誓泉之讥

猜你喜欢

  • 节足

    《宋书.符瑞志中》:“凤凰者,仁鸟也……其鸣,雄曰‘节节’,雌曰‘足足’。”后因以“节足”称凤凰鸣叫。亦借指凤凰。清魏源《杂诗》之六:“何如丹山凤,悦音天下平。伶伦去嶰谷,谁师节足鸣?”【词语节足】 

  • 笔刀砚城

    以笔为刀,以砚为城,比喻写字如同作战中的布局指挥。晋代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纸者阵也,笔者刀消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

  • 喻蜀

    《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焚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汉武帝时,先使中郎将唐

  • 苕溪五隐

    明代孙一元,自号太白山人,自称秦(今属陕西)人。善为诗,品性孤高,踪迹无定。曾携带铁笛鹤瓢,遍游名胜。正德间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与当时罢官回乡的刘麟、龙霓、陆昆和隐士吴珫(chōng充)结社倡和

  • 云间鹤唳

    源见“华亭鹤唳”。谓悼念被害旧友。柳亚子《青浦袁文彬烈士挽词》:“云间鹤唳伤心极,酹酒终期泖水漘。”

  • 荐相如

    源见“狗监揄扬”。谓举推人才。唐武元衡《春暮郊居寄朱舍人》诗:“回首知音青琐闼,何时一为荐相如。”宋石孝友《西江月》词:“而今谁复荐相如,拔剑茫然四顾。”【词语荐相如】   汉语大词典:荐相如

  • 仙史

    源见“乘鸾”。借指情郎。宋刘筠《夜宴》诗:“彩凤随仙史,斑骓侍陆郎。”【词语仙史】   汉语大词典:仙史

  • 萧规曹随

    指萧何为汉丞相时所规定之法令制度,曹参继任汉丞相时,就按照这些既定政策治理天下。后以此典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曹参(?——前190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县狱吏。秦末从刘邦起义,屡立战功。汉

  • 千金酬漂母

    参见“一饭千金”。

  • 当世第一

    《新唐书》卷一五〇《李揆传》:“(李)揆美风仪,善奏对,帝叹曰:‘卿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仪乎!’……揆至蕃,酋长曰:‘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绐之曰:‘彼李揆,安肯来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