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见得思义

见得思义

得:获取。义:公正合理而适宜。 看见有所得就考虑是否该得。 表示不妄取于人。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汉.应劭《风俗通义.十反》:“姜肱高尚其事,见得思义,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三国.魏.殷褒《荐朱俭表》:“窃见同郡朱俭,纯粹足以激清源,美行足以广风俗,当仁不让,见得思义。”三国.魏.管宁《答桓范书》:“见得思义,抱以踧踖。”


【词语见得思义】  成语:见得思义

猜你喜欢

  • 归皓

    《晋书.王浚传》:“浚入于石头。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浚躬解其缚,受璧焚榇,送于京师。”“归皓”,指晋将王浚帅军攻破建康,使吴主孙皓归降,并解送京师之事。唐.张九龄《奉和圣制过王浚墓》:“与浑虽

  • 侧目而视

    参见“重足而立”条。偏正 斜着眼睛看人,以表示愤怒不满或不敢正视。语出《战国策·秦策一》:“侧目而视,倾耳而听。”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

  • 马空冀北

    《左传.昭公四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于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也?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大夫乌

  • 抱薪救火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魏世家》载:战国时,秦国大败魏、韩、赵三国军队,魏将段干子很害怕,建议魏厘王将南阳割给秦国,厘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主张联合六国抗秦的合纵派首领苏秦的弟弟苏代坚决反对割地事秦。

  • 冰清玉粹

    同“冰清玉洁”。《初学记》卷十七引晋 孙绰《原宪赞》:“原宪玄默,冰清玉粹。志逸九霄,身安陋术。”见“冰清玉洁”。晋·孙绰《原宪赞》:“原宪去兽,~。”【词语冰清玉粹】  成语:冰清玉粹汉语大词典:冰

  • 援笔洪都

    《新唐书.王勃传》载: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一次经洪都(今江西 南昌市)去探望父亲。适逢当地都督大宴滕王阁,有意要叫他女婿当场作序以夸客,却先出纸笔遍请客作,别人都表示不敢当,王勃不知内情,慨然不辞。都

  • 无过乱门

    见〔无过乱人之门〕。【词语无过乱门】  成语:无过乱门

  • 仙盘

    源见“金铜仙人”。指汉武帝所建金铜仙人所捧铜盘。宋钱惟演《馆中新蝉》诗:“委蜕亭皋随木叶,飞緌云表拂仙盘。”

  • 檀郎

    源见“潘安貌”。借称情郎。潘岳小字檀奴,故称。南唐李煜《一斛珠》词:“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吐。”【词语檀郎】   汉语大词典:檀郎

  • 绣衣持斧

    汉武帝时,在泰山、琅玡等郡发生了百姓聚众造反等事件,地方官府缉捕镇压不力。汉武帝派遣暴胜之等人,以直指使者身分穿上锦绣官袍,手执利斧,率兵镇压。“直指”意为处事公正,不循私情;“绣衣”表示朝廷派遣的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