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可:适宜。 看到合适时机就向前进,碰到危难就向后撤。 指军事上灵活机动,知道可能取胜就进攻,知道不能取胜就退却。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吴子.料敌》:“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汉.荀悦《汉纪.高皇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晋书.钟雅传》:“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也单引 ① 〔见可而进〕。宋.吴淑《御边策》:“用奇掩袭,见可而进。”《金史.太宗诸子传.杲》:“赏罚必行,粮饷必继,勿扰降服,勿纵俘掠,见可而进,无淹师期。”


其他 看到事情有利时就进击,遇到危难就后退。汉·荀悦《汉纪·高皇帝纪》:“赵兵出国迎战,~,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褒义。多用于写军事方面的灵活战术。→避实就虚。也作“见可而进”。


【词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成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汉语词典: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猜你喜欢

  • 渭川千亩

    《史记.货殖列传》:“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竹的身世最早传闻,可能是《史记》中的‘渭川千亩’记载。后多用为竹之根源,也言竹之繁茂。宋.敖陶孙《竹间新辟一地,可坐十客,用前韵刻

  • 直生取疑

    参见“不疑诬金”。

  • 无如之何

    《礼记.大学》:“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无如之何”意犹无可奈何,指一筹莫展,毫无办法可想。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楚势甚盛,若不乞降,早晚打破

  • 赠策绕朝

    源见“绕朝策”。借指临行送别的友人。清唐孙华《送周序三广文之官宿松》诗:“赠策绕朝无别语,临行惟是祝加餐。”

  • 随驾隐士

    指虽然隐居但却有意于做官的人。出自唐卢藏用之事迹。参见“终南捷径”条。卢藏用早年隐居山中,但却希望能够出来做官,因此被人称做是“随驾隐士”。【出典】:《新唐书》卷123《卢藏用传》4378页:“始隐山

  • 寻源

    源见“乘槎”。指出使西陲。唐 李嘉言《送崔夷甫员外和蕃》诗:“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唐 陈润《赋得秋河曙耿耿》诗:“寻源不可到,耿耿复如何?”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语出元.高文秀《渑池会》楔子:“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水浒全传》二〇回:“吴用笑道:‘不须兄长挂心,吴某自有措置。自古道:‘水

  • 菊部

    宋周密《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思陵朝,掖庭有菊夫人者,善歌舞,妙音律,为仙韶院之冠,宫中号为菊部头。”后因以“菊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代称。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萧蛰庵》:“萧固豪侈,得幛,即大征菊

  • 妓衣

    同“夏侯衣”。唐陆龟蒙《帘》诗:“逆风障燕寻常事,不学人前当妓衣。”【词语妓衣】   汉语大词典:妓衣

  • 褎如充耳

    褎( ㄧㄡˋ yòu 又)盛服的样子。充耳:塞耳不闻。意思是指人的服饰出众,却无德行可以称颂。《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并列 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语出《诗经·邶风·旄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