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战国时期,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势迅速强大。百余年间,连败楚及三晋,统一中国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在此时,秦国统治者骄矜自大。这样,有的说客便规劝秦国统治者(姚本战国策谓指秦王政)提高警惕,夺取统一中国的最后胜利。他说,逸《诗》中说,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还只算走了一半,说的是夺取最后胜利是非常困难的啊!现在大王您却面有骄色,照我看来,诸侯们心中想的,不是攻打楚国,就是要攻打秦国。如果不作准备,是一定为天下人所耻笑的。

【出典】:

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今大王皆有骄色,以臣之心观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若随此计而行之,则两国者必为天下笑矣。”

【例句】:

唐·孔颖达《尚书·旅獒疏》:“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言末路之艰难也’。” 宋·黄庭坚《赠元发弟》:“功亏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主谓 一百里路程,走了九十里,只能算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加把劲,全力以赴。语出《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清·侯方域《答张无如书》:“语云:~西铭必有以处此。”△常用于勉励人做事坚持到底,善始善终。→功亏一篑 功败垂成


【词语行百里者半九十】  成语:行百里者半九十汉语词典:行百里者半九十

猜你喜欢

  • 买山隐

    源见“支遁买山”。谓退隐。唐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诗:“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宋朱熹《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词:“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炼

  • 轮扁之言

    源见“轮扁斫轮”。喻指说理精辟的话。明何景明《直路行》:“轮扁之言,桓公是悟。”

  • 李郭仙名

    源见“李郭同舟”。指高逸不凡的名声。元 任昱《水仙子.泛舟》曲:“船如天上行,人传李 郭仙名。”

  • 鹤化千载

    源见“辽东鹤”。形容时间久远。宋陆游《秋晴见天际飞鸿有感》诗:“鸥波万里每愧杜,鹤化千载知非丁。”

  • 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词语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成语: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 燔书坑儒

    同“焚书坑儒”。《汉书.地理志下》:“昭王曾孙政(即秦始皇)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见“焚书坑儒”。《汉书·地理志下》:“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自任私智。”【

  • 珠履三千

    珠履(lǔ吕):用针线缝上珍珠的鞋子。此典指楚国春申君黄歇有门客三千,上等宾客都穿着缝有珍珠的鞋子。后以此典比喻豪门食客、宾客众多,穿戴豪华。春申君(?——前238年),姓黄名歇,战国时楚国贵族。楚考

  • 里丑捧心

    源见“东施效颦”。比喻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里丑捧心,不关西施之颦矣。”主谓 《庄子·天运》载,美女西施犯有胃病,常以手按着心口且皱着眉头。西施同村的丑姑娘见了,也学着

  • 雅人清致

    见“雅人深致”。清·梁章钜《浪迹续谈·不食物单》:“《随园食单》所讲求烹调之法,率皆常味蔬菜,并无山海奇珍,不失~。”【词语雅人清致】  成语:雅人清致汉语大词典:雅人清致

  • 鬼修文

    同“地下修文”。宋王安石《王逢原挽辞》:“漫传仙掌籍,谁见鬼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