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瑕不掩瑜”。喻优劣好坏。南朝 梁江淹《效阮公诗》:“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词语瑜瑕】 汉语大词典:瑜瑕
源见“巫山云雨”。谓男女欢会。唐方干《赠美人》诗之一:“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明 无心子《金雀记.投崖》:“我似楚襄王,体貌多才俊。暮暮朝朝,与你会雨云。”【词语雨云】 汉语大词典:雨
《周书.独孤信传》载:独孤信仪表风雅俊逸,“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后遂以“独孤侧帽”形容人姿仪俊秀,为人羡仿。清吴兆骞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追随黄帝仙去的场景。清赵翼《范莪亭孝廉得二扇面一为倪元璐画石一为张煌言自书江上闻笛诗合装成卷索题敬书于后》诗:“一攀鼎湖髯,一衔精卫石。”
同“千头木奴”。宋黄庭坚《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
同“池塘草梦”。元 程文海《青玉案.寿赵定宇》词:“赢得池塘闲梦草,堂开二乐,客添一笑,长似梅花好。”
比喻仇人相见,难以相容。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 参见:○狭路相逢见“狭路相逢”。古乐府《相逢狭路间》:“~间,道隘不容车。”【词语相逢狭路】 成语:相
同“邯郸学步”。唐卢照邻《释疾文》序:“未攀偃蹇桂,一臂连蜷;不学邯郸步,两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宋姜夔《白石诗说》:“陶渊明天资既高,趣旨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词
愤怒或惊惧、寒栗的样子。《三国演义》二○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红楼梦》七五回:“看那月色时,也淡淡的,不似先前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主谓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
源见“爨下劳薪”。指奔波劳累之人。清张问陶《二月二十九日出都述怀》诗之二:“年年旅食叹劳薪,又对春明折柳人。”清赵翼《哭璞丞之讣》诗:“迢递何年寻宿草,驰驱到死作劳薪。”【典源】《世说新语·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