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薏苡兴谤

薏苡兴谤

同“薏苡明珠”。南朝 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分虎出守,以囊被见嗤;持斧作牧,以薏苡兴谤。”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四五二引晋·司马彪《续汉书》曰:“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衣囊邀名,嫌疑之戒,愿留意焉。” 《后汉书·马援列传》:“初,(马) 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

【今译】 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阯,当地瘴气很盛,马援常吃薏仁米,来保养身体,却除瘴气。南方薏仁米颗粒大,马援想留作种子,率军北归时,运了一车回来。当时人都以为车内装的是南方的珍宝异物,权贵们都很眼红妒忌。马援当时很受光武帝信用,因此无人上告。及到马援死后,就有人上书诋毁他,说他以前运回来的,都是名贵的珍珠、犀角。皇帝非常生气,马援的妻子儿女十分恐惧,不敢将马援棺木送回祖坟,只在城西买了几亩地暂埋。宾客故交也不敢去吊祭。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遭受毁谤、诬陷,蒙受冤屈。

【典形】伏波薏苡、明珠恨、明珠薏苡、南海之车、伤薏苡、疑薏苡、薏苡谤、薏苡成珠犀、薏苡蜚语、薏苡何冤、薏苡明珠、遭薏苡、珍珠薏苡、珠薏、薏苡遗恨、薏苡行、薏苡嗟、收薏苡、伏波被谗、明珠载一车、明珠来戚里、马援载薏苡、薏苡为文犀、薏苡谗、薏苡当含贝、薏苡谤先侯、薏苡无车。

【示例】

〔伏波薏苡〕 清·黄鷟来《行路难》:“猰㺄猖狂食人肉, 伏波薏苡生谗言。”

〔明珠恨〕 清 · 王夫之 《杨殿撰慎》:“伏波未洗明珠恨,莫诧中朝有建威。”

〔明珠薏苡〕 明·贝琼《送杨九思赴广西》:“明珠薏苡无人辨,行李归来莫厌穷。”

〔南海之车〕 宋·欧阳修《上随州钱相公启》:“中山之箧虽盈,南海之车终辨。”

〔伤薏苡〕 唐·刘长卿《贬南巴至鄱阳》:“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蓠。”

〔疑薏苡〕 宋·乐雷发《昭陵渡马伏波庙》:“汉帝可能疑薏苡,湘民却解荐江蓠。”

〔薏苡谤〕 唐·陈子昂《题居延古城》:“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薏苡成珠犀〕 宋·陆游《畏虎》:“哀哉马新息,薏苡成珠犀。”

〔薏苡蜚语〕 清·蒋景祁《伏波庙》:“薏苡蜚语腾,宫侧起谗蛊。”

〔薏苡明珠〕 清·朱彝尊《酬洪升》:“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

〔遭薏苡〕 宋·苏轼《次韵和王巩》之五:“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劳 ”

〔珍珠薏苡〕 清·唐孙华《述悲》:“白璧苍蝇遭点污,珍珠薏苡未分明。”

〔珠薏〕 清·丘逢甲 《寄怀维卿师桂林》之二:“珠薏余生安下泽,金瓯全局哭中原。”


【词语薏苡兴谤】  成语:薏苡兴谤

猜你喜欢

  • 临邛杯

    同“临邛酒”。南朝 梁何逊《咏早梅诗》:“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此处用以咏早梅。

  • 设醴

    源见“楚筵辞醴”。指礼遇贤士。唐黄滔《祭陈侍御峤》:“君侯设醴以前席,里巷拜尘而如堵。”清吴嘉纪《汪长玉郝乾行过宿陋轩》诗:“设醴繁华地,看花二十春。”【词语设醴】   汉语大词典:设醴

  • 星轺

    同“星使”。轺,使者所用之车。元 萨都剌《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时余驰驿远迓至京复改徽政以诗赠别》:“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词语星轺】   汉语大词典:星轺

  • 卜昼卜夜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春秋时,齐国陈敬仲为工正(注掌百工之官),一次请桓公饮酒,桓公一时高兴,命举火继饮。敬仲辞谢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晏子春秋.杂上》、《说苑.反质》述为齐景公与晏

  • 出乎尔,反乎尔

    尔:你。 从你那里出来,又回到你那里去。 意思是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就将怎样来回报你。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清.朱翊清《埋忧

  • 李下瓜田

    同“瓜田李下”。清 杨潮观《偷桃捉住东方朔》:“愿侍瑶阶,扫除花殿,一片冰心,早离李下瓜田。”并列 在李树下整冠,在瓜田里穿鞋,有被人当作偷李偷瓜的嫌疑。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

  • 邹律

    源见“邹衍吹律”。借指带来温暖与生机的事物。唐罗隐《东归别所知》诗:“邹律有风吹不变,郄枝无分住应难。”宋朱熹《梅花》诗:“自欣羌笛娱夜永,未要邹律回春温。”【词语邹律】   汉语大词典:邹律

  • 暗香疏影

    宋.林逋(林和靖)山园小梅诗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千古传为咏梅佳句。林诗原描写梅花的香味与姿态,后“暗香疏影”遂为梅花的代词。亦作“疏影暗香”。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两个

  • 匣里龙吟

    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帝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匣里龙吟”,本指宝剑之灵异,后用以比喻人虽在野,而名声扬于外;或比喻胸有抱

  • 利如锥

    同“利锥”。唐杜牧《题桐叶》诗:“哆哆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