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董宣强项

董宣强项

源见“强项令”。称扬官吏刚直不阿权贵。宋黄庭坚《次韵子瞻送穆父二绝》之二:“张敞怃眉应急召,董宣强项莫低回。”


【典源】 《艺文类聚》卷五十引晋·司马彪《续汉书》 曰:“董宣为洛阳令,宁平公主乳母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大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数主失者三,叱奴下车,格杀之。主即驰车入宫,上大怒,召宣:‘令欲死乎?’宣叩头曰:‘臣奉法之吏,不敢纵法,不欲死也。’上曰:‘捶之!’宣曰:‘愿一言,死无恨。’上曰:‘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民,以奴杀臣。臣死之后,陛下何以治天下?捶杀臣,不如臣自杀。’即以头撑楹,流血被面。上令小黄门持之,曰:‘痴令! 叩头谢主。’宣不从。上曰:‘顿痴令头!’宣两手据地。不肯低头。上敕‘强项令’出,诣太官赐食。”《后汉书·酷吏列传》亦载,后作“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藏) 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宁平公主”作“湖阳公主。”

【今译】 后汉董宣为洛阳令,宁平(一说湖阳) 公主奶母的家奴白日杀人,藏在公主家,官吏不敢去捕。等公主出行时,由家奴陪乘。董宣在大夏门亭预先等候,止住车马,用刀划地,斥责公主三条过失,责令家奴下车,当场杀死。公主立刻驱车入宫,告诉光武帝刘秀,帝大怒,召来董宣骂:“你想找死吗?”董宣叩头说:“我乃守法之吏,不敢纵放法律,还不想死。”帝令:“用棍子打他!”董说:“请允许我讲一句话,死也无怨。”帝问:“什么话?”董说:“陛下开创中兴大业,而纵使家奴杀良民,又因家奴杀臣下。我死之后,陛下怎么治天下?打杀我,不如我自杀。”即以头碰柱,流血满面。帝让宦者拉住,说:“傻令! 叩头向公主赔罪。”董不听。帝说:“按他的头!”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 (刘秀字) 当初为平民时,隐藏逃犯,官吏不敢上门来捉。现在做了天子,反而管不了一个地方官吗?”帝笑着说:“天子与平民不同。”因命强项令出去。赐钱三十万 (一说赐食)。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官吏不畏权贵,执法不阿。

【典形】 董宣强项、强项、强项不屈、项似董宣。

【示例】

〔董宣强项〕 宋·黄庭坚《次韵子瞻送穆父》:“张敞怃眉应急召,董宣强项莫低回。”

〔强项〕 唐·李白 《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宰剧惭强项之名,酌贪砺清心之节。”

〔强项不屈〕 唐·李白 《赵公西侯新亭颂》:“强项不屈,三州所居大化,咸列碑颂。”

〔项似董宣〕 宋·陈与义《某窃慕东坡以铁柱杖为乐》:“项似董宣真是强,腹如边孝故应便。”


猜你喜欢

  • 从善如流

    指乐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公元前583年,晋国以栾书为统帅,出师侵蔡并与楚国军队发生了冲突。为了避实击虚,栾书采纳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三人的建议,转攻沈国,俘虏其国君。左丘明在评论这次军事决策变动时

  • 白足高僧

    同“白足”。宋苏轼《赠江州景德长老》诗:“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词语白足高僧】  成语:白足高僧汉语大词典:白足高僧

  • 覆醢

    《礼记.檀弓上》:“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覆,倒掉。醢,音hǎi,肉酱)。”孔子的学生子路,是孔悝手下的邑宰。他为了救孔悝,亲自冲到

  • 雀儿参政

    此典为金哀宗时,参知政事合周行文将“而”写作“儿”事。合周,即完颜合周,是金宗室,一名永锡。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任元帅左监军兼知真定府事。时蒙古军进军中都,合周奉命往援,溃逃而归,中都失守。金

  • 鸡鸣之客

    源见“鸡鸣狗盗”。指有某种微末技能的人。汉王充《论衡.逢遇》:“一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

  • 罗雀掘鼠

    张网捕雀,挖洞捕鼠。比喻尽力筹措物资。简称罗掘。出自唐张巡之事迹。张巡(709-757年),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爆发时,他正任真源令,遂起兵雍丘(河南杞县)抵抗敌军。至德二载(

  • 天作孽,犹可违

    孽:灾祸。 天造成的灾祸,还可以回避。 与“自作孽不可活”相对而言,表示天灾还不及人祸可怕。语出《书.太甲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儿女英雄传》三回:“这人力定可回天,便叫作‘天

  • 征南

    《后汉书.岑彭传》:“建武二年……秋,彭破杏,降许邯,迁征南大将军。”《晋书》卷三十四《羊祐传》:“咸宁初,除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得专辟召。”又,同书《杜预传》:“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

  • 打十三

    《宋史.刑法志一》载:宋太祖始定折杖之制,凡徒刑五,最轻为徒一年,脊杖十三;又杖刑五,最轻为杖六十,臀杖十三。“打十三”本指宋代刑法从轻发落的杖数,后泛称责打。元 孟 汉卿《魔合罗》楔子:“你若无事到

  • 不惜齿牙余论

    不要吝惜在口头上帮助别人说几句话。 常用作请人说项之辞。语出《南史.谢裕传.附谢朓》:“朓好奖人才。会稽孔?粗有才笔,未为时知。孔珪尝令草让表以示朓,朓嗟吟良久,手自折简写之。谓珪曰:‘士子声名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