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脱颖而出

脱颖而出

颖(yǐng影):原指禾穗的芒尖,这里指锥子尖。此典指毛遂对平原君赵胜说:您要是早把我放进口袋里,我象锥子尖早就刺露出来了。后以此典比喻才华得以显露出来。战国时,秦兵围困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救。赵胜在三千门客中挑选二十个文武双全之人随行。经过精细挑选,只挑了十九个。这时,毛遂自己推荐自己,愿意同往。平原君赵胜说:“先生在我门下到现在已经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平原君赵胜说:“有才能之人在社会上活动,就好象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锥子尖头立即显露出来。现在先生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可左右的人从没有称赞和谈论过,我也没有听说过,这可见先生是一无所长呀。先生不能去,先生还是留下来吧。”毛遂说:“我是今天才请求您放到布袋里,假如您早把我放进布袋里,那就会使整个锥子都显露出来,不仅只露出它的尖子而已。”平原君赵胜终于带着毛遂一同去了。此典又作“锥囊”、“处囊”、“颖脱”、“利颖”、“透颖锥”、“毛遂锥”、“处囊锥”、“囊锥”、“囊出锥”、“露囊锥”、“脱锥”、“毛锥”、“敛颖”、“脱颖”、“囊颖”、“囊脱”。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6、2367页:“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末梢)立见(xiàn现,显露),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通“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例句】: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衰迟分作骥伏枥,敛退敢求锥出囊。” 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邯郸下客,效处囊于赵相。”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摆囊看利颖,开颔出明珠。” 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宋·梅尧臣《送甥蔡駰下第归广平》:“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 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功成在漏刻,颖利处囊锥。” 宋·黄庭坚《呻吟斋睡起》:“璞玉深藏器,囊锥立见尖。” 宋·陆游《秋夜书怀》:“衰迟分作骥伏枥,敛退敢救锥出囊。” 元·耶律楚材《再用韵寄抟霄》之一:“鄙论我甘蒙酱瓿,雄材君已露囊锥。” 元·揭傒斯《病中初度》:“一言空骥枥,再见脱锥囊。” 元·宫天挺《死生交范张鸡黍》:“毛锥脱布囊,锋剑倚天长。” 清·赵执信《赠山阳程远复》:“君才与年俱与当,且复敛颖囊中藏。” 清·黄遵宪《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刃当摩厉须,锥乃脱颖出。” 清·程先贞《和陶饮酒》:“漫看诸少年,囊脱新锥颖。” 清·程先贞《夏日闲居》:“老锥囊颖钝,孤剑蒯缑贫。”


偏正 颖,尖端。锥子尖刺破布袋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充分、突出地表露出来。语本《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现而已。’”冯牧《文学应当和生活同步前进》:“有十四位同志都是从我们沸腾的生活底层~的很有才华的文学新人和青年作者。”△褒义。常指超出同类。→出类拔萃 秀出班行 ↔怀才不遇 守分藏拙


脱颖而出”谓有才能的人一遇机会就会显示出其才能来。此语亦作 “颖脱而出”,或简言 “脱颖”、“颖脱”。

“脱”谓脱出、显露。“颖”是何义呢?

《说文·禾部》: “颖,禾末也。”即谷穗之芒。 《诗·大雅·生民》: “实坚实好,实颖实栗。”疏: “颖是禾穗之挺……言其穗重而颖垂也。”言谷穗芒下垂。

谷穗之芒引申即有 “尖”义,俗谓 “针尖对麦芒”,“芒”义即为 “尖”。因此, “颖”即有 “尖端”之引申义。尖利之物在袋中,便有可能破袋露出,所以叫做 “脱颖而出”( 露出尖端而出) ,用以比喻有才能者遇良机而出。

语出 《史记·平原君列传》: “平原君曰: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 ‘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意思是: 平原君说,贤能的人立身行事,就像是锥子在口袋中一样,尖端马上 ( 因刺破口袋) 可以看到。毛遂说道,今天就请将我放入口袋中。如果早一点这样,我 “颖脱而出”,那就不仅仅只是能看到尖端了!

毛遂自荐,终于施展其才,随平原君赴楚求教,最终说服楚王同意赴赵、楚合纵。


【词语脱颖而出】  成语:脱颖而出汉语词典: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 蹑凫骑

    源见“王乔凫舄”。借指地方官行踪。唐韩愈《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诗:“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 苍梧恨

    同“苍梧痛”。唐杜甫《湘夫人祠》诗:“苍梧恨不浅,染泪在丛筠。”宋吴文英《一寸金.赠笔工刘衍》词:“苍梧恨,帝娥暗泣。”

  • 柯亭竹

    同“柯亭笛”。南朝梁武帝《咏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清 黄鷟来《杂诗》之二:“三叹柯亭竹,独结中郎知。”【词语柯亭竹】   汉语大词典:柯亭竹

  • 鱼出听曲

    《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东汉.高秀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鱼喜音,出头

  • 海桑

    同“沧海桑田”。宋刘辰翁《摸鱼儿.和巽吾留别韵》词:“懒能看,海桑世界,风花过眼如传。”【词语海桑】   汉语大词典:海桑

  • 供帐

    《汉书.疏广传》:“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汉.疏广、疏受叔侄为太子太傅、少傅,深

  • 溺篑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魏其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佯死,即卷以篑,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后以“溺篑”为士人受辱之典。晋葛洪《抱朴子.任命》:“范生来辱于溺

  • 陆贾金

    源见“陆贾分金”。谓居官所得钱财。唐李白《送鞠十少府》诗:“我有延陵剑,君无陆贾金。”

  • 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见〔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 碎壶

    同“碎唾壶”。清李邺嗣《赠梁公狄先生》诗之二:“歌罢同镌石,吟成自碎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