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

原为形容烧羊肉之美,后因谓诗文为人所称美传颂为脍炙人口。曾参的父亲曾皙爱吃黑枣,曾皙死后,曾参便不忍吃黑枣。公孙丑问孟子,烤羊肉和黑枣什么更好吃?孟子说,当然是烤羊肉。公孙丑又问,那么曾参为什么吃烤羊肉而不吃黑枣?孟子答道,烤羊肉是人们都爱吃的,而黑枣却只是曾晳个人爱吃的。这跟人们对父母君上避名不避姓一样,因为姓是大家共同的,而名字却是父母君上所独有的。

【出典】:

孟子·尽心》下:“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例句】:

唐·齐己《读李白集》:“锵金铿玉千余篇,脍吞炙嚼人口传。” 宋·无名氏《宣和书谱》卷十:“(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述宾 脍,切成细块的肉;炙,烤熟的肉。味道鲜美,使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赞美和传颂。语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10:“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卢秀灿《桃花梦》:“像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诗人的佳作名篇,再过一千年也照样~,世代流传。”△褒义。→喜闻乐见 ↔索然无味


解释脍炙: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美味佳肴。本指美味佳肴人人喜爱。后用来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大众所称道。

出处孟子·尽心下》:“曾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曾参的父亲曾晳喜欢吃羊枣(一种果实名,成熟后颜色发黑,就像羊屎蛋一样,故名)。他死了以后,曾参怕想起死去的父亲,所以不忍吃羊枣。公孙丑问道:“美味佳肴和羊枣相比哪样好吃?”孟子说:“当然是佳肴啊!”公孙丑说:“既然这样,那么曾参为什么只吃佳肴却不吃羊枣呢?”孟子说:“佳肴是大家都喜欢吃的,而羊枣只是个别人喜欢吃的。就像父母之名应该避讳,姓却不用避讳,因为姓是大家都相同的,而名却是个人所独有的。”

近义百读不厌

反义味同嚼蜡

例句

那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词语脍炙人口】  成语:脍炙人口汉语词典:脍炙人口

猜你喜欢

  • 三马同槽

    《晋书.宣帝纪》:“〔曹操〕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三马,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一槽,指曹氏。后因以“三马同槽”为外姓谋位之典。顾馀《咏古四律》

  • 砺兵秣马

    见“厉兵秣马”。明·朱元璋《皇陵碑》:“~,静看颉颃。”【词语砺兵秣马】  成语:砺兵秣马汉语大词典:砺兵秣马

  • 陈咸触屏

    触屏:头撞在屏风上。 西汉大臣陈万年,为人有修养,但对上司善于奉承谄媚。他曾不惜倾尽家财贿赂掌有重权的外戚乐陵侯史高等贵戚。丞相丙吉患病,陈万年前去探病,深夜才回去。后丙吉病重,向皇上推荐陈万年担任御

  • 先河

    《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为务本。”后因以“先河”指本源、根本。清赵翼《寄题同年项任田青田居祠堂》诗:“探源溯先河,访逸搜小酉。”亦称凡事创导于先者。清陈康祺《

  • 梁狱书

    《史记.邹阳列传》:“邹阳者,齐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淮阴枚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胜等忌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将欲杀之。邹阳客游,以谗见禽,恐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

  • 裂地封

    源见“分茅列土”。指分一块土地封给大臣为采邑。《晏子春秋.问上十九》:“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唐元稹《出门行》:“在楚裂地封,入赵连城贵。”

  • 周菹楚芰

    《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其实葵菹。”《国语.楚语上》:“屈到嗜芰。”韦昭注:“芰,菱也。”周地的腌菜和楚地的菱。后因以“周菹楚芰”指偏嗜之物。明李东阳《赠王提学云凤》诗:“周菹楚芰心自甘,持

  • 汉阴老

    源见“抱瓮灌园”。指汉阴老人。亦借指隐者。唐张九龄《与生公寻幽居处》诗:“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词语汉阴老】   汉语大词典:汉阴老

  • 又生一秦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于是陈王(注:陈涉)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武臣乃听之(注:听从张耳陈余劝其在赵自立为王之建议),遂立为赵王。以

  • 汜人

    唐沈亚之《湘中怨解》载:唐 垂拱时,武则天在上阳宫,太学进士郑生晨发铜驼里,晓月渡洛桥,遇艳女,自言养于兄,嫂恶不容,欲投水自尽。郑生载而归,与之同居,号曰汜人。汜人善吟能诵,其词艳丽多情致。数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