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缟带

缟带

源见“缟纻”。借指友人贵重的赠品。唐韩愈《县斋读书》诗:“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千金。”前蜀韦庄《再用前韵和薛先辈见寄》:“既闻留缟带,讵肯掷蓍簪?”亦喻深厚的友谊。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跋》:“宛乎缟带之欢,允矣敦槃之盛,此交际之可记者也。”


【词语缟带】   汉语词典:缟带

猜你喜欢

  • 伏蒲

    同“伏青蒲”。唐韩愈《答张彻》诗:“峨豸忝备列,伏蒲愧分泾。”【词语伏蒲】   汉语大词典:伏蒲

  • 倚庐之望

    见“倚门倚闾”。庐,简陋的房屋。唐·骆宾王《上廉使启》:“虽噬脐思归,空轸~。”【词语倚庐之望】  成语:倚庐之望

  • 惭卫蘧

    源见“蘧瑗知非”。指未能知时达变。宋苏轼《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吾年凛凛今几馀,知非不去惭卫 蘧。”

  • 二五耦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载:春秋时,晋献公有申生、重耳、夷吾等好几个儿子。后献公宠妾骊姬又生子奚齐。骊姬为了使自己儿子夺取君位,便勾结献公宠幸的梁五和东关嬖五,劝说献公,把申生、重耳等诸公子都支使到边远

  • 逐莒仆

    《左传.文公十八年》:“(莒太子)仆因国人以弑纪公。以其宝玉来奔,纳诸宣王。公命与之邑,……季文子使司寇出诸竟(境)。公问其故。季文子使太史克对曰:‘……孝敬忠信为吉德,盗贼藏奸为凶德。夫莒仆,则其孝

  • 敛怨

    《诗.大雅.荡》:“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后以“敛怨”谓招惹怨恨。唐陆贽《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不得赊取抑配,因兹敛怨扰人。”《宋史.河渠志一》:“或物以输官,或人方在路,未及兴役,寻已罢

  • 秦楼凤箫

    源见“乘鸾”。本指传说中秦弄玉在秦楼上所吹之箫。后用为箫的美称。宋徐积《李太白杂言》诗:“吞汉武之金茎沆瀣,吹弄玉之秦楼凤箫。”

  • 望望然去之

    看了一眼就走开。 形容厌恶的情态。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聊斋志异.小梅》:“至座有良朋,车裘可共;迨宿莽既滋,妻子凌夷,则车中人望望然

  • 亡羊多端

    同“亡羊歧路”。宋黄庭坚《平阳阴张澄居士隐处》诗之一:“牧羊有坦途,亡羊自多端。”

  • 结草河滨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河上公》:“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字。汉文帝时,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下:“焦先,字孝然,世莫知其所出也。或言生汉末,及魏受禅,常结草为庐于河之滨,独止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