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节
箕(jī基)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相传尧时隐士许由、巢父曾隐居在箕山。后遂以“箕山”为退隐山林的典故。“箕山之节”指隐居不仕的节操,亦称为“箕山之操”、“箕山之志”。西汉人薛方曾任郡掾祭酒。在王莽专权时,派使者去迎聘薛方到京都任职,却遭到薛方的婉言拒绝,他说:“尧舜在位,下有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现今正是王朝兴隆之际,但我仍想要保持自己的箕山隐居的节操。”后以此典指隐居山林、摒弃仕途的志向。
【出典】:
《汉书》卷72《鲍宣传附薛方传》3095、3096页:“薛方尝为郡掾祭酒,尝征不至,及(王)莽以安车迎(薛)方,方因使者辞谢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使者以闻,莽说(通“悦”)其言,不强致。方居家以经教授,喜属文,著诗赋数十篇。”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曹丕《与吴质书》:“伟长(徐干)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唐·房玄龄《晋书·向秀传》:“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 唐·陈子昂《感遇诗》之31:“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唐·李商隐《览古》:“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元·王恽《鹊桥仙·和刘梦吉韵》:“伊周元不是庸人,吾志在、箕山巢许。”
偏正 隐居箕山不贪念功名的节操。比喻人超脱世俗做隐士的志向。《汉书·鲍宣传》:“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也。”※箕,不读作qí。△褒义。旧时多用于写人的清心守节。→萧然物外 ↔持禄养交。也作“箕山之操”、“箕山之志”。
【词语箕山之节】 成语:箕山之节汉语词典:箕山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