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同“麟父笔”。清 黄鷟来《赠陈省斋》诗之六:“否臧握麟管,文献赖斯存。”【词语麟管】 汉语大词典:麟管
《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子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袍,长衣,像斗篷。古代军人行军时,日以当衣,夜以当被。后常以‘同袍’喻友爱之典。《文选》卷二九《古诗十九首》:“锦衾遗洛浦,同
源见“鸱得腐鼠”。喻庸人俗辈争夺贱物、权势等。方荣杲《钝根以三十一岁初度诗索和勉次原韵奉祝》之一:“腐鼠吓鸱争攫取,灵山立鹫自高超。”
同“呼嵩”。宋范仲淹《老人星赋》:“又何必周王之梦九,而嵩岳之呼万者也。”
语出唐崔护诗。据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博陵人崔护,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见一家桃花绕宅,扣门求饮,门内女子予以杯水,两人一见有情。明年清明时,崔护再往寻觅,门墙如故,不见主人。崔因题诗于左扉:“
同“邈若山河”。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今近在咫尺,而邈若河山,恨何如也!”见“邈若山河”。《聊斋志异·鲁公女》:“今近在咫尺,而~,恨何如也!”【词语邈若河山】 成语:邈若河山汉语大词典
同“三千珠履客”。唐杜牧《春申君》诗:“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
同“平子归田”。唐韦丹《思归寄东林澈上人》诗:“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闻。”
《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过,大杖则逃走。”是说轻打就忍受,重打则逃走。认为这就是子女在受到父母惩罚时应有的态度,以示孝顺。后因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作为子女对父母惩罚时应持态度之典故。《隋唐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