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眼中钉

眼中钉

亦作“眼中疔(dīng丁)”。出自五代后唐赵在礼的事迹。赵在礼(885-946年),字翰臣,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唐同光年间为效节指挥使。后因军变帮助唐明宗即帝位,任邺都留守、兴唐尹,后又历任滑州、沧州、兖州、同州、襄州等镇节度使。清泰三年(936年)又任宋州节度使。他在宋州时做了许多不法事情,百姓深受其苦。后调任别处,宋人听说后十分高兴,互相祝贺道:“眼中拔钉,真让人高兴啊!”赵在礼得知这种情况,为了报复宋人,便要求继续留在宋州,并下令在宋州境内,每口交钱一千,号“拔钉钱”。

【出典】:

新五代史》卷46《杂传第三十四·赵在礼传》504页:“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既而复受诏居职,乃籍管内,口率钱一千,自号‘拔钉钱’。”

【例句】: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3折:“你还道负屈高声,你所事无成,见兄弟,心头刺,眼中疔。” 明·杨慎《古今风谣》:“宋真宗时童谣:‘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岐途》:“文艺既然是政治家的眼中钉,那就不免被挤出去。”


偏正 比喻最憎恨的人。语本唐·冯贽《云仙杂记·拔丁钱》:“赵在礼在宋州,所为不法,百姓苦之。一日制下,移镇永兴,百姓相贺曰:‘眼中拔却钉矣,可不快哉!’”宋·周辉《清波别志》卷中:“初,丁逐,京师为之语曰:‘欲得天下宁,当拔~;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贬义。用以比喻造成极大威胁的人。→肉中刺 ↔掌上明珠


生活中最憎恨的人被称作 “眼中钉”。眼中有 “钉”、肉中有“刺”,这是令人十分痛苦而难以忍受的事,所以对其无比痛恨。很显然,“眼中钉”只是个比喻之词。眼中如果真有 “钉”,那还了得吗?

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呢? 这种比喻从何而来呢?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记载,赵在礼在宋州当刺史,贪赃枉法,对老百姓十分苛刻,他办事不在 “理”而只 “在礼”( 像他的名字一样) ,人们非常憎恨他,把他比作 “眼中钉”。后来,他终于被朝廷罢了官。消息一传开,老百姓真是弹冠相庆,互相祝贺,都说:“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此后, “眼中拔钉”便成为 “眼中钉”这一惯用语而流传下来。

宋真宗时,参政丁谓擅权,曾罢黜贤相寇准。当时有童谣流传,说道: “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 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钉”与 “丁”同音,很明显指的是丁谓; “寇老”自然是指寇准了。事见明·杨慎 《古今风谣》。


【词语眼中钉】  成语:眼中钉汉语词典:眼中钉

猜你喜欢

  • 六月飞霜

    《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李善注引《淮南子》:“邹衍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谗而系之。邹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按,今本《淮南子》无此文。《初学记》卷二引作“

  • 延津剑化

    源见“丰城剑气”。悼亡之词。喻逝世。明张煌言《重经南日吊沈彤庵相国》诗:“渭曲璜随双鲤逝,延平剑化一龙吟。”

  • 阿政听章奏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景公许。於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君反以

  • 天马歌

    参见:蒲梢骑

  • 玉堂金马

    《汉书.扬雄传下》:扬雄《解嘲》其辞曰:“今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东汉.应劭注:“金门,金马门也。”晋.晋灼注:“《黄图》有大玉堂、小玉堂殿也。”金马,即金马

  • 五人冢

    同“五人墓”。清钱谦益《葛将军歌》:“死骨穿近五人冢,生魂啸动五两风。”沈砺《吴中杂咏》:“要离冢外五人冢,犹占吴门侠气多。”【词语五人冢】   汉语大词典:五人冢

  • 洗兵海岛

    《文选》卷六晋.左太冲(思)《魏都赋》:“洗兵海岛,刷马江洲。振旅䡘䡘,反旆悠悠。”唐.吕相注:“谓战胜将休兵,欲还师,乃洗刷兵马于海岛江洲也。兵还曰振旅。”古时征战结束后,将兵刃、马匹、战袍等到江河

  • 华屋思谢傅

    源见“羊昙泪”。指羊昙哭谢安事。因其诵“生存华屋处”之句,故云。谢傅,谢安官太傅。宋王安石《贾魏公挽词》:“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

  • 蜗角蚊睫

    源见“蛮触交争”、“蚊睫”。蜗牛的角,蚊子的眼睫毛。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北周庾信《小园赋》:“陆机则兄弟同居,韩康则舅甥不别。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并列 蜗牛的角,蚊子的眼睫毛。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

  • 眼中青白

    源见“青白眼”。指用眼色表示对人的尊敬或轻蔑。宋沈与求《维心方刊正三国史某以精笔遗之蒙饷大篇依元韵奉和》:“眼中青白世矜异,皮里阳秋谁顾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