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相顾失色

相顾失色

因惊恐而面色苍白地互相看着。出自五代人段希尧的事迹。段希尧(878-956年),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后唐天成年间(926-930年)为卫州录事参军,后改任洺州纠曹。石敬瑭镇太原,又被辟为从事。后石敬瑭自谋称帝,建晋国,段希尧曾坚决反对。为此,长期不得升迁。天福年间(936-944年)受命出使吴越。乘船渡海时,突然风浪大起,水手、仆从全都相顾失色,希尧却对两旁人说:“我平生所作所为光明正大,上天有眼,难道会不保佑吗!你们只须把希望寄托到我身上,必定平安无事。”言罢而风止,乃得顺利渡海。

【出典】:

旧五代史》卷128《周书十九·段希尧传》1691页:“天福中,稍迁右谏议大夫,寻命使于吴越。及乘舟汛海,风涛暴起,楫(jí集)师仆从皆相顾失色,希尧谓左右曰:‘吾平生履行,不欺暗室,昭昭天鉴,岂无祐乎!汝等但以吾为托,必当无患。’言讫而风止,乃获利涉。”

【例句】: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113:“五人相顾失色,悔饮其酒。”


偏正 彼此相看,脸上变色。形容惊骇、恐慌的情状。唐·司空图《唐宣州王公行状》:“江南雅自怯,独幸北军以为援,及闻涓败,~。”张鼎承等《闽西三年游击战争》:“后一种支部的领导成分多系中农,对1935年的惊涛骇浪,他们是~。”△多用于描写情状。也作“相视失色。”


【词语相顾失色】  成语:相顾失色汉语词典:相顾失色

猜你喜欢

  • 倚马雄才

    同“倚马才”。宋刘一止《念奴娇》词:“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 方寸心

    源见“方寸地”。指心,思想。唐贾岛《易水怀古》诗:“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清唐孙华《秋日酷暑焦旱偶成》诗:“那将方寸心,愁水复愁旱。”【词语方寸心】   汉语大词典:方寸心

  • 扬汤止沸

    《汉书.枚乘传》:“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指从锅中舀起开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滚。后遂以“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国志.董卓传》“卓未至

  • 泥一丸

    同“泥封函谷”。南朝 梁刘孝威《倚宴赋得龙沙宵月明》诗:“请谢函关吏,行当泥一丸。”

  • 千金字

    源见“一字千金”。形容价值极高的文字。唐王维《上张令公》诗:“市阅千金字,朝开五色书。”【词语千金字】   汉语大词典:千金字

  • 中流底柱

    同“中流砥柱”。宋 朱 熹《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见“中流砥柱”。【词语中流底柱】  成语:中流底柱汉语大词典:中流底柱

  • 赵贞女

    同“赵五娘”。元杨显之《潇湘雨》四折:“你大古里是那孟姜女千里寒衣,是那赵贞女罗裙包土。便哭杀帝女娥皇也,谁许你洒泪去滴成斑竹?”【词语赵贞女】   汉语大词典:赵贞女

  • 万事不理问伯始

    《后汉书.胡广传》:“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东汉胡广,为官多年,广有阅

  • 慈母三迁

    同“慈母择邻”。汉赵岐《孟子题辞》:“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 豚子

    同“豚儿”。明章懋《与邓侍御书》:“仍令豚子,具词陈告,惟先生怜之念之。”【词语豚子】   汉语大词典: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