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盗不过五女门

盗不过五女门

后汉书.陈蕃传》:“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复徵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时封赏踰制,内宠猥盛,蕃乃上疏谏曰:‘……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可赀计。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今后宫之女,岂不贫国乎?是以倾宫嫁而天下化,楚女悲而西宫灾(注:《帝王世纪》:“纣作倾宫,多采美女以充之。武王伐殷,乃归倾宫之女于诸侯。”《公羊传》:“西宫灾。”何休注云:“时僖公为齐桓所胁,以齐媵为嫡,楚女废而居西宫,而不见恤,悲愁怨旷所尘。”)。”

“盗不过五女门”,是说家有五女,花费太多(太公《六韬》说:养女太多,四盗也。见《太平御览》卷四八五引),家必贫穷,家贫无赀物,则盗贼不“光顾”其门也。后因用为家贫之典。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太公曰:‘养女太多,一费也。’陈蕃曰:‘盗不过五女之门。’女之为累,亦以深矣。”旧时,歧视妇女,只将女子视为被养活的消费者,故有此种偏见。


【词语盗不过五女门】   汉语词典:盗不过五女门

猜你喜欢

  • 口诛笔伐

    用言语或文字指斥敌对者,或谴责坏人坏事。明代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求贪,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并列 诛,责罚。伐,声讨。用言论和文字对坏人坏事进行斗争声讨

  • 周公得禾

    《尚书.周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畝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宣扬)天子之命,作《嘉禾》。”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到一种奇异的禾,两株禾生在不同的田埂上,

  • 长沙万言策

    《汉书.贾谊传》:“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汉.贾谊年少多才,

  • 蜚英腾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蜚英声,腾茂实。”司马贞索隐引胡广曰:“飞扬英华之声,腾驰茂盛之实也。”后以“蜚英腾茂”称人的盛名与实际相符。明 孙柚《琴心记.赉金买赋》:“吾弟蜚英腾茂,下笔如神,不须谦让

  • 督邮才弱冠

    《后汉书》卷四十三《朱晖传》附《朱穆传》:“初举孝廉。”唐.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穆少有英才,学明《五经》。性矜严疾恶,不交非类。年二十为郡督邮。”后汉朱穆,年少有英才,举孝廉,二十岁时任

  • 诽谤之木

    《大戴礼记.保傅》:“于是有进善之旌,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史记.孝文本纪》唐司马贞《索引》注引《尸子》云:“尧立诽谤之木。”《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据古史传说,尧舜

  • 扣钟

    《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后因以“扣钟”喻善于求教。南朝 梁何逊《与建安王谢秀才笺》:“民学异扣钟,辨惭炙輠,将以允应贡选,待问金门。”【词语扣钟】   

  • 并存不悖

    同“并行不悖”。巴金《家》九:“但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并列 共同存在而互不冲突。巴金《家》9:“但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呢?”【词语并存不悖】  成语:并存不悖汉

  • 失计

    计谋的失误。《大戴礼.保傅》:“成王中立而听朝,则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四圣:指周公、太公、召公、史佚。【词语失计】   汉语大词典:失计

  • 期期艾艾

    期:“极”的意思。艾:口吃人口头语。此典指周昌有口吃病,说话困难,结结巴巴,字音重复。周昌(?——前192年),沛(今江苏沛县)人。秦时为泗水(今安徽淮北西北)卒史(官署的属吏)。秦末农民战争中归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