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发郎潜

白发郎潜

源见“郎潜白发”。指年老居官低微的人。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访其故居留诗屋壁》:“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典源】《文选·张衡 (思玄赋)》:“尉尨 (mang) 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上问曰:‘叟何时为郎? 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今译】 颜驷在汉文帝时任郎官,一直到武帝时。有次武帝乘车过郎署,见颜驷须眉花白,满头银发,问他:“您什么时候担任郎官的?”颜驷回答:“我从文帝时任郎官,文帝喜好文,而我喜好武。至景帝时喜欢长得俊美的,而我长得丑。陛下您即位,又喜欢年轻人,而我已经老了。因此三世不得遇合,在郎署始终不得升迁。”武帝很感慨,把他提升为会稽都尉。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不得机遇,不得赏识、升迁,命运淹蹇。

【典形】 白发郎、白发郎潜、汉庭用少、久留郎署、郎潜、老颜驷、尨眉、潜郎、潜颜、三朝执戟郎、颜郎老、颜驷韫价、郎署叹二毛、尨眉叟、晚得诸郎、白首为郎。

【示例】

〔白发郎〕 宋·苏轼《赠写御容妙善师》:“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白发郎潜〕 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汉庭用少〕 宋·陈师道《次韵答邢居实》:“汉庭用少公何在,不使群飞接羽翰。”

〔久留郎署〕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郎潜〕 唐·刘禹锡《裴祭酒尚书见示》:“顾予久郎潜,悉寂对芳菲。”

〔老颜驷〕 南朝陈·张正见《白头吟》:“含香老颜驷,执戟异扬雄。”

〔尨眉〕 唐·柳宗元《睢阳庙碑》:“不遇兴词,郁尨眉之都尉。”

〔潜郎〕 宋· 黄庭坚 《和外舅夙兴》:“无诗叹不遇,千古一潜郎。”

〔潜颜〕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之六:“尨眉既潜颜,皓首仍悲冯。”

〔三朝执戟郎〕 宋·陆游《白发》:“已成五亩扶犁叟,谁记三朝执戟郎。”

〔颜郎老〕 南朝梁·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皆笑颜郎老,尽讶董公超。”

〔颜驷韫价〕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然则颜驷韫价,殆乎白首; 和尊播美,始自龄年。”


【词语白发郎潜】  成语:白发郎潜

猜你喜欢

  • 出类拔萃

    原作“出于其类,拔乎其萃”。指超出于同类。后则用出类拔萃形容德才超越寻常。孟子认为,作为孔子的高足,宰我、子贡和有若,他们的智慧足以了解孔子,即使夸大一点,他们也绝不至于怀着私情而故作赞扬。宰我说,依

  • 膝上文度

    《世说新语.方正》:“王文度(王坦之字)为桓公(温)长史,时桓为儿求王女,王许咨蓝田(王述又称蓝田,为坦之父)。既还,蓝田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著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恶

  • 算博士

    嘲诗中喜欢用数字为对的人。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一引唐伕名《玉泉子》:“王、杨、卢、骆有文名,人议其疵曰:‘杨好用古人姓名,谓之点鬼簿,骆好用数对,谓之算博士。’”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

  • 墨池

    源见“临池学书”。洗笔砚的池子。指习书写字处。唐裴说《怀素台歌》:“永州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迹在。”唐元稹《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墨池怜嗜学,丹青羡登真。”【词语墨池】   汉语大词典:墨池

  • 朝齑暮盐

    唐代韩愈谓太学博士饮食菲薄,早餐吃腌菜,晚上则以盐下饭。后即以“朝齑暮盐”形容穷困的寒士生活。齑( ˙ㄐㄧ ji 跻):腌菜或酱菜。韩愈《送穷文》:“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并列

  • 盏里圣贤

    源见“中圣人”。指杯中酒。宋晁补之《一丛花.再呈十二叔》词:“盏里圣贤,壶中天地,高兴更谁同?”

  • 太真玉镜

    源见“镜台自献”。借指男女婚姻定情之物。温峤,字太真。明周履靖《锦笺记.诒婚》:“阿娇金屋元相配,太真玉镜宁无对?”【词语太真玉镜】   汉语大词典:太真玉镜

  • 一尘不染

    尘:佛教把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称六尘。 染:沾染。 原意是指修行学道达到真性清净的很高境界,对外界世俗灰尘一点都不会沾染。 路振扬(?-173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出身士卒,被提拔为

  • 蛮触战

    同“蛮触交争”。宋辛弃疾《玉楼春.隐湖戏作》词:“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 触战?”

  • 累牍连篇

    形容文字多而长。《宋史.选举志二》:“寸晷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明 王玉峰《焚香记.看榜》:“累牍连篇,功名岂偶然;半生偃蹇,今朝始透关。”见“连篇累牍”。《宋史·选举志》:“寸晷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