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母留桃核

王母留桃核

汉武故事》:“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箸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

汉武帝食王母仙桃而留核欲种,因为仙桃味美。后以“王母桃”为鲜美之桃的赞称。

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仙翁遗竹杖,王母留桃核。”


猜你喜欢

  • 仙令栽花

    同“河阳种花”。清陈维崧《秋霁.送江辰六之任益阳》词:“江山未老,又逢仙令栽花到。”

  • 笔削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在鲁国任司寇并摄相事,一切公文案卷均由自己草拟处理,如遇到问题,总能和人共同

  • 曲水流觞

    源见“兰亭会”。指古俗三月上巳日引曲水以流觞,围坐取饮为乐的故事。宋王庭珪《柳梢青.和张元晖清明》词:“兰亭丝竹……曲水流觞,灯前细雨,檐花簌簌。”其他 曲水,曲折回旋的水溪。流觞,把酒杯放在溪中,任

  • 苍颉字

    《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苍颉作书。”东汉.高诱注:“苍颉生而知书写,仿鸟迹以造文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苍颉,知鸟兽蹄迒之迹,……初造书契。”苍颉,或作仓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

  • 负壶灌区

    卫国的五大夫背负水壶浇灌韭菜地,全用人力,不用机械,表现了反朴归真,毫无机巧之心的道家思想。汉代刘向《说苑.反质》:“卫有五大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邓析过,下车为教之曰:‘为机重其后,轻其前

  • 琴断朱弦

    清代洪升《长生殿.倖恩》:“琴断朱弦,不幸文君早寡。”旧以琴瑟比喻夫妇,这里所谓琴断了弦,指文君失去了丈夫。后称丧妻为“断弦”。主谓 古时以琴瑟比喻夫妻,故以弦断比喻丧偶。清·洪昇《长生殿·幸恩》:“

  • 陵母知兴

    源见“陵母伏剑”。谓识大局,知兴亡。汉班彪《王命论》:“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婴母知废,陵母知兴。”【词语陵母知兴】  成语:陵母知兴汉语大词典:陵母知兴

  • 桥公语

    同“桥公之约”。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访其故居留诗题壁》:“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

  • 卑之无甚高论

    《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卑:低下。高论:高明的议论。原意是讲文帝要张释之谈当前的实际问题,不要空发议论。后用卑之无甚高论喻指见解一般,

  • 铜驼巷

    晋代陆机《洛阳记》:“洛阳有铜驼街,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金马门外集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年。’”(《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引)宋代秦观《望海潮》:“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