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导之悲

王导之悲

晋书.周?传》:“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晋元帝司马睿)尽除诸王(刘隗,东晋大臣,他任镇北将军,握青、徐、幽、平四州军事大权,与王导、王敦势力相对立,颇受元帝信任),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将入,导呼?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急,帝纳其言。?喜饮酒,致醉而出。导犹在门,又呼?。?不与言,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导不知救己,而甚衔之。敦既得志,问导曰:‘周?、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公元三二二年(晋元帝永昌元年),王敦以诛刘隗为名起兵造反。刘隗乘机向元帝建议应尽杀王氏。王敦的堂弟王导恳求周?援救,周虽竭力保奏王导无罪,但王并不知,以此对周心怀愤懑。待王敦攻入建康后,争求对周?的处理意见时,王导沉默不语。王敦便将周杀死。后王导翻检宫中的文书档案时,发现了周?援救的表章,于是痛感辜负了良友,悲不自胜。后因用为辜负良友内疚悲痛之典。

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面前便失人,刘巴不与张飞语(见“不与张飞语”条);事后方思友,周?还厪(似应作觐)王导悲。”


猜你喜欢

  • 仙风助马当

    源见“风送滕王阁”。喻时至运来。明单本《蕉帕记.揭果》:“湖波滉瀁,与恩波一样汪洋。正思天目一瓣香,底事仙风助马当?”

  • 偃风

    源见“风行草偃”。比喻教化普及。《南齐书.乐志三》:“偃风裁化,暅日敷祥。”【词语偃风】   汉语大词典:偃风

  • 人心隔肚皮

    俗语。表示人心难测。语出清.随缘下士《林兰香》三八回:“索妈妈道:‘路上说话,草里有人听。向灯的也有,向火的也有。人心隔肚皮,似你这疯疯颠颠,信口开河的,不怕太岁头上动土?’”《说岳全传》四回:“虎豹

  • 晋梦

    源见“病入膏肓”。指晋景公梦见二竖子商量对付医缓之法,躲到“肓之上,膏之下”。清毛奇龄《赠蔡山人岳阳》诗:“膏肓符晋梦,汤熨去齐墟。”

  • 竖牛乱鲁

    《左传.昭公五年》:“……南遣使国人助竖牛,以攻诸大库之庭,司宫射之,中目而死(此指仲壬,叔孙豹子)……昭子即位,朝其家众,曰:‘竖牛(叔孙豹私生子)祸叔孙氏,使乱大从,杀嫡立庶。又披其邑,将以赦罪。

  • 燕支落汉

    《史记.匈奴列传》:“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得胡首虏(骑)万八千余骑。”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西河故

  • 三弄笛

    源见“桓伊笛”。借指悠扬的笛韵。清王士禛《秋柳》诗之一:“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谁论?”【词语三弄笛】   汉语大词典:三弄笛

  • 洛妃

    同“洛神”。南朝 梁刘令娴《答外诗》之二:“夜月方神女,朝霞喻洛妃。”【词语洛妃】   汉语大词典:洛妃

  • 复辟

    《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孔颖达疏:“自太甲居桐,而伊尹秉政;太甲既归于亳,伊尹还政其君。”后以“复辟”谓失位之君复位。唐元稹《迁庙议状》:“中宗复辟中兴,当为百代不迁之庙。”亦谓参与和帮

  • 屏悬孔雀

    源见“锦屏射雀”。指择婿待嫁。明 许三阶《节侠记.婿谒》:“暗心焦,屏悬孔雀,何日鹊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