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献雉

献雉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尹文子》(按:《尹文子》一书,旧题为周尹文所撰,一卷):“楚人握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凤凰,今始见矣!汝贩(贩卖)之乎?’请买,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欲献楚王,经宿死。路人不遑(顾不上)惜其金,惟恨不得献王。王闻之,感其欲献己,召厚赐之,过买鸟之金十倍。”此事又见《邯郸笑林》。

路人买凤却花高价买回一只山雉。他要献给楚王以邀功请赏。假如雉不死,真的献给楚王,路人遭罪是无疑的。可是雉死了,雉却在国人的言传中真成了“凤”,楚王感念献凤诚心,大行其赏,路人因此而得了利。

“献凤买雉”的故事可喻指办事虽蠢,却无意中得到了好处。唐.李白《赠从弟洌》诗:“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诗人以献雉作比,说明自己过去入京做官,欲献才于君王,以报效国家,也和献雉人一样,是干了一件蠢事。


猜你喜欢

  •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见〔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见“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再生缘》37回:“真是~,笨起来比别的人还要笨!”△多用于描写人。【词语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成语: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汉语大词典:聪明一世,糊涂

  • 龙凤呈祥

    《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后以“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明汪道昆《远山戏》:“这是龙凤呈祥,请相公夫人同饮太平酒。”主谓 龙和凤象征着吉祥。明·汪道昆《远山戏》:“

  • 言近指远

    举出眼前的事实,说明有深远意义的道理。《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指:同“旨”,旨义,含意。并列 措词浅显,含意却很深远。语本《孟子·尽心下》:“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元

  • 桥梓

    《尚书大传.周传.梓材》:“伯禽与康叔朝于成王,见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二子有骇色,乃问于商子曰:‘吾二子见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何也?’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名桥,南山之阴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观焉。’

  • 伊周

    《汉书.周勃传》:“周勃为布衣时,鄙朴庸人,至登辅佐,匡国家难,诛诸吕,立孝文,为汉伊周。”颜师古注:“处伊尹、周公之任。”汉朝周勃在外戚吕氏要夺刘家天下时,一举诛灭诸吕氏,立孝文帝,为辅佐刘氏天下立

  • 纷争蜗角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为小事而争斗。元白朴《夺锦标》词:“尽纷争蜗角,算都输、林泉闲适。”

  • 范丹甑生尘

    同“范釜”。唐权德舆《戏和三韵》:“墨翟突不黔,范丹甑生尘。”

  • 歌三箭

    源见“三箭定天山”。谓歌颂武功。宋张元幹《次友人书怀》诗之二:“将军未报歌三箭,乐府徒传舞两蛙。”

  • 铤险

    同“铤而走险”。唐王勃《九成宫颂序》:“崩林磔石,毛群无铤险之资。”清魏源《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急而铤险,兽穷斯怒。”【词语铤险】   汉语大词典:铤险

  • 披云

    参见:披云雾,睹青天【词语披云】   汉语大词典: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