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灞桥诗思

灞桥诗思

源见“骑驴索句”。指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唤起诗情,写出佳作。清王摅《咏雪次东坡韵》:“闻道灞桥诗思好,朔风驴背手频叉。”


【典源】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卷七:“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五引《古今诗话》亦载。明·程羽文《诗本事》:“诗思: 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

【今译】 唐代相国郑綮喜欢写诗,有人问他:“相国近来写有新诗吗?”郑綮回答:“我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在这里怎么会有诗兴?”表达了他平生作诗的苦心。灞桥本作霸桥,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古时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又记为唐代孟浩然事。

【释义】 后以此典指在真实情景下,文思奔涌,写出佳作。

【典形】 灞桥风雪、灞桥驴背、灞桥诗句、灞桥诗思、驴背无诗思、觅句灞桥、骑驴索句、桥边得句、诗情似灞桥、雪中骑驴、吟风雪、驴背诗肩、骑驴吟灞上、骑驴上灞桥、诗情灞桥生、诗兴属骑驴、诗在驴背上、蹇驴灞桥、雪里骑驴、风雪灞桥。

【示例】

[灞桥风雪] 宋·陆游《巴东遇小雨》:“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

〔灞桥诗句〕 元·王行《如梦今·题雪景便面》:“满眼落花飞絮,回首琼林玉树。驴背是何人?得了灞桥诗句。”

〔灞桥诗思〕 清·王摅《咏雪次东坡韵》:“闻道灞桥诗思好,朔风驴背手频叉。”

〔驴背无诗思〕 明·高启《为石城朱氏题梅雪轩》:“年来驴背无诗思,醉踏尘埃空自愁。”

〔觅句灞桥〕 宋·陆游《作梦》:“结茅杜曲桑麻地,觅句灞桥风雪天。”

〔骑驴索句〕 宋·范成大《北门覆舟山道中》:“骑驴索句当年事,岁暮骚人不自聊。”

〔桥边得句〕 宋·范成大《李子永赴潥水过吴访别》:“犯寒书剑出春萝,风雪桥边得句多。”

〔诗情似灞桥〕 宋·陆游《秋夜》:“老来万事浑非昔,惟有诗情似灞桥。”

〔雪中骑驴〕 宋·苏轼《赠写真何充秀才》:“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

〔吟风雪〕 清·程光贞 《蹇驴行》:“只宜骑汝霸桥边,高耸诗肩吟风雪。”


猜你喜欢

  • 等闲白了少年头

    等闲:无端,白白地。白了少年头:少年的黑头变白了。 意谓虚度了青春。语出宋.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元.无名氏《珠砂担》楔子:“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

  • 青白其眼

    同“青白眼”。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青白其眼,瞢而前行,亦何异抗庄公之轮,怒螳螂之臂。”

  • 五鼎食

    《汉书.主父偃传》:“偃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耳!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三国魏.张晏注:“五鼎食,牛、羊、豕、鱼

  • 一粟

    见“沧海一粟”条。【词语一粟】   汉语大词典:一粟

  • 不饰边幅

    见“不修边幅”。唐·权德舆《送张校书归湖南序》:“逮今七年,方再会于钟陵,交欢欢甚,言理理旨,其容温然,而~。”

  • 啜其泣矣

    啜( ㄔㄨㄛˋ chuò ):哭泣时的抽噎。 抽抽噎噎,低声哭泣。 形容哭得很伤心。语出《诗.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啜其泣矣,尚何去哉!”宋.徐

  • 避朝歌

    《汉书.邹阳传》:“邹阳于狱中上书吴王曰:‘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晋.晋灼注:“纣作朝歌之音。朝歌者,不时也。”唐.颜师古注:“

  • 富贵逼人来

    《北史.杨素传》:“常令为诏,下笔立成,词义兼美。帝嘉之,谓曰:‘善相自勉,勿忧不富贵。’素应声曰:‘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后因以“富贵逼人来”言不求富贵而富贵自来。明 史槃《梦磊记.奸

  • 恨相知晚

    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恨:憾。后以“恨相知晚”形容朋友之间交谊深厚,以相识太迟为憾。南朝宋.范

  • 永明体

    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等以四声对应规律用于诗歌创作所创造的一种五言诗体。永明:南朝齐武帝萧賾( ㄗㄜˊ zé 泽)年号(483-493)。《南史.陆厥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