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南阳佳气”、“真人”。指汉光武。清徐夜《经严陵钓台》诗:“足消文淑真人气,直得狂奴故态名。”
源见“百结”。补缀很多的衣服。明梁辰鱼《浣纱记.谈义》:“你乱丛丛百结衣,冷萧萧双鬓毛,每日价浪悲歌去吴市讨。”【词语百结衣】 汉语大词典:百结衣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武帝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龙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后汉书.梁统传》附《梁冀传》:“赐东园画棺、玉匣、衣衾。”唐.李贤注
源见“一囊钱”。泛指贫士的钱囊。宋陆游《次韵郑盱眙见寄》:“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省称。后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
褎( ㄒㄧㄡˋ xiù )如:傲慢自大的样子。充耳:原是一种挂在耳旁的首饰。这里语带双关,有充耳不闻的意思。 表示塞耳不闻。语出《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郑玄笺:“充耳,塞耳也。
同“都俞吁咈”。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得一陈子壮之忠,而又以过戆坐辜,使朝㝉无吁咈之风。”亦表示不以为然。唐李商隐《井泥四十韵》:“禹竟代舜立,其父吁咈哉!”【词语吁咈】 汉语大词典:吁咈
《庄子.秋水》:“夔谓蚿曰(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流波山上的一足兽。蚿,是一种百足之虫):‘吾以一足,趻踔而行(趻踔,音chěnchuō,进退不定跳躍前进),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蚿曰:
源见“三刀梦”。谓官吏升迁。唐 刘兼《寄高书记》诗:“醉琴自寄陶家意,梦枕谁听益郡刀?”
《论语.学而》:“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贤贤易色”,意思是敬爱贤者轻于女色。后因用为咏修养德行之典。《汉书.李寻传》:“圣人承天,贤贤易色,取法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