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洗心革面

洗心革面

洗心,谓涤除内心邪恶;革面,谓改变旧日面目。《易经》上说,占卜用蓍草,它功能圆滑,变化神奇;卦的作用,方正有一定的形象;六爻千变万化,告知吉凶。圣人用以洗涤自己的意识,退藏于精密的天道中,与一般人共同为吉凶担忧。又说,君子应当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革新自己,就象豹的斑纹,随着季节而不断改变。庶民也应革除邪恶,善良温驯地追随长上,才能享受改革的成果。后用以比喻痛改前非,重新作人。

【出典】:

《易·系辞上》:“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例句】:

西晋·葛洪《抱朴子》:“化上而兴善者,必若靡草之逐惊风;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宋·苏轼《乞约鬼章讨阿里骨札子》:“阿里骨凶狡反覆,必无革面洗心之理。”


并列 洗心,洗净思想上的污秽东西。革面,改变旧的面目。心,指思想。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目。比喻彻底改过自新。语本《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又《周易·革》:“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欧阳山《圣地》:“我愿意~努力使自己成为革命的动力。”△常指改变原来的行为、作风、认识等。→洗手不干 脱胎换骨 改过自新 ↔死不悔改 怙恶不悛 依然如故。也作“革面洗心”、“洗心回面”、“革面革心”、“革面悛心”。


【词语洗心革面】  成语:洗心革面汉语词典:洗心革面

猜你喜欢

  • 捕风系影

    《汉书》卷二十五下《郊祀志下》:谷永说上(成帝)曰:“化色五仓之术者,皆奸人惑众,挟左道,怀诈伪,以欺罔世主。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影,终不可得。是以明王距而不听,圣人绝而不

  • 铁板铜弦

    同“铁板铜琶”。清蒋士铨《临川梦.提纲》:“铁板铜弦随手弄,娄江有个人知重。”并列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词、风格。清·蒋士铨《临川梦·提纲》:“~随手弄,娄江有个人知重。”△褒义。多用于风格方面。也作“铁

  • 痴儿了官事

    同“痴儿了公事”。宋陈与义《蒙示黄磵佳诗三读钦羡》诗:“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典源】《晋书·傅咸传》:“ (杨) 骏弟济素与咸善,与咸书曰:‘江海之流混混 (gungun),故能成其深广也。天下

  • 鱼豕

    同“鲁鱼亥豕”。明高启《赠墨翁沈蒙泉》诗:“一朝得此复何用,惭注鱼豕笺虫虾。”【词语鱼豕】   汉语大词典:鱼豕

  • 出其不虞

    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周书.段永传》:“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见“出其不意”。《周书·段永传》:“若星驰电发,~,精骑五百,自足平殄。”【词语出其不虞】  成语:出其不虞汉

  • 津头娟女

    同“赵津女”。清 沈自晋《金络索.偶阅正吴篇嘲客有误书河字者》曲:“那边是津头娟女歌拨棹,这里是一叶西施远泛宅。”【词语津头娟女】   汉语大词典:津头娟女

  • 枯鱼之肆

    源见“涸辙之鲋”。卖干鱼的店铺。比喻死境、绝境。《晋书.闵王承传》:“足下若能卷甲电赴,犹或有济;若其狐疑,求我枯鱼之肆矣。”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庸知一人之不利,驯至为一国之不利,一种之不

  • 璧沼

    同“璧水”。唐 吕令闻《云中古城赋》:“开儒士于璧沼,贮美人于玉房。”唐韦抗《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广庭临璧沼,多士侍金闺。”【词语璧沼】   汉语大词典:璧沼

  • 明宰投巫

    同“西门投巫”。唐汪遵《西河》诗:“自从明宰投巫后,直到如今鬼不神。”

  • 以貌取人

    指孔子只看子羽相貌丑陋,没有正确认识他的为人。后以此典形容仅根据对方外貌来认定人,就要出差错。子羽(前512年——?),复姓澹(Tán谈)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城)人。孔子学生,春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