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张九龄传》:“始,说知集贤院,尝荐九龄可备顾问。说卒,天子思其言,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会赐渤海诏,而书命无足为者,乃诏九龄为之,被诏即成。”说:张说,唐代大臣,张九龄为玄宗时大臣
《晋书.阮籍传》附阮孚:“初,祖约性好财,(阮)孚性好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料财物。客至,屏当不尽,余两小簏,以著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因自叹曰:‘未知一生当著
犹千端万绪。《晋书.陶侃传》:“侃性聪敏,勤于吏职……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见“千端万绪”。晋书·陶侃传》:“(侃)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罔有遗漏。”【词语千绪万端】 成语:千绪万端
《三国志.蜀书.王修传》:“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今山东省昌乐东北)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祭社神之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叫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叫秋社,社神乃司土地之神。社日举行祭神的活动,是为祈
源见“沧海横流”。比喻时世动乱不安。清 丘逢甲《兰西将去潮》诗之四:“熏天宝气功名贱,满地横流进路难。文士岂宜逢世乱,高官原不称儒酸。”
同“门可罗雀”。清钱谦益《岁暮杂怀》诗:“卒岁闻门有雀罗,流年徂谢意如何?”
栗(lì粒):发抖。指义纵执法酷苛,使人不寒冷而浑身发抖。后以此典比喻极端恐惧之状。义纵(?——前117年),河东(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汉武帝时,任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和长安(今陕西西安南)
《文选》卷五十五梁.刘孝标(峻)《广绝交论》唐.李善注引《春秋外传》曰:“叔向(春秋晋人羊舌肸,字叔向,晋国大夫)见司马侯之子,抚而泣之曰:‘自此父之死也,吾蔑与比事君也。昔者,此其父始之,我终之;我
古代国君、诸侯自己的谦称,叫“孤”,或“寡人”或“不榖”。不榖:不善的意思。《老子》三十九章:“故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词语孤寡不穀】 汉语大词典:孤寡不穀
《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诗序》:“《溱洧》,刺乱也。兵革不息,男女相弃,淫风大行,莫之能救焉。”后因以“溱洧之讥”指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