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椎牛飨士

椎牛飨士

椎(chuí垂):槌子。飨(xiǎng想):宴请。此典指魏尚椎杀牛宴请将士。后以此典指犒劳军兵,鼓舞士气。 魏尚,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人。汉文帝时,为云中(郡,地约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南地区)太守(郡地方行政最高长官,治云中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把军中交易市场之税收全部拿出来犒赏将士,还拿出私人的月俸钱,每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佐助人员和亲近之属官,因此匈奴远远躲避,不敢接近云中郡之边关要塞。此典又作“椎牛飨将士”。

【出典】:

史记》卷102《张释之冯唐列传》2758页:“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私奉养、俸给,即月俸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亲近属客或门客),是以匈奴(北方游牧族),不近云中之塞(sài赛,边界险要地)。”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吴汉传》:“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4折:“如今西凉平定,军中旧例,合该椎牛飨士,做个庆赏的筵席。”


连动 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慰劳作战官兵。元·无名氏《百花亭》4折:“如今西凉平定,军中旧例,合该~,做个庆赏的筵席。”△用于慰问。


【词语椎牛飨士】  成语:椎牛飨士汉语词典:椎牛飨士

猜你喜欢

  • 攀龙附骥

    攀:攀附。骥:良马。比喻依附有权势的人。孙权袭杀关羽,大败刘备之后,吴蜀联盟破裂,便有意交结曹魏。而曹魏则要求孙权以子入侍。后又以其不遣子入而扣留东吴使者,并以大兵压境。为此,孙权一边上书谢罪,一边致

  • 三尸五鬼

    源见“三尸”、“五鬼”。指同时狼狈为奸的五个人或星命家所称的恶煞之一。比喻奸佞之臣。《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谏官欧阳修奏事延和殿,面论淑(李淑)奸邪,退又上言:‘淑朋附吕夷简,在三尸五鬼之数

  • 三宜黜

    同“三黜”。明唐顺之《复官后报京师友人》诗:“疏狂自分三宜黜,懒病其如七不堪。”

  • 车笠故交

    源见“乘车戴笠”。喻贫贱不易的旧交。清赵翼《蒋心馀孙来谒感赋》诗:“车笠故交欣有后,坫坛同辈已无人。”

  • 上水船

    逆流而上的船。比喻文思迟钝。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敏捷》:“梁太祖受禅,姚洎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斐)廷裕行止,洎对曰:‘顷岁左迁,今闻旅寄衡水。’上曰:‘颇知其人构思甚捷。’对曰:‘向在翰林,号为下

  • 草靡风行

    见“风行草偃”。《陈书·宣帝纪》:“~,冀以变俗。

  • 三驱

    源见“网开三面”。谓好生之德。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戈直注:“三驱者,围合其三面,前开一路,使之可去,不忍尽物,好生之人也。”【词语三驱】   汉语

  • 郁垒

    源见“神荼郁垒”。门神名。亦作为桃符、春联的代称。宋陆游《岁首书事》诗:“郁垒自书夸腕力,屠苏不至叹人情。”【词语郁垒】   汉语大词典:郁垒

  • 安蛇足

    源见“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唐韩偓《安贫》诗:“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 耳食之论

    源见“耳食”。指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话。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旧唐书一》:“今人动谓新书过旧书远甚,此耳食之论也。”偏正 耳食,用耳朵吃饭,表示不知食物滋味。仅是听来的言论,并不真正了解,也没确凿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