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梃击

梃击

梃(tǐng挺):木棒。“梃击”,为晚明三案之一。明神宗(1573-1619年在位)时,郑贵妃有宠,朝臣多怀疑神宗欲立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于是纷纷上疏请求神宗早正储位。后王恭妃之子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而神宗并不满意,郑贵妃更怀恨在心。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傍晚,有一名叫张差的男子手执木棒,闯进太子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被抓获后经过审讯,他供出是受郑贵妃手下太监刘成、庞保所指使。于是人们怀疑郑贵妃想谋杀太子。神宗不愿深究,就给张差定了个疯癫奸徒的罪名,将他杀掉了,并将庞保、刘成在内廷击毙,匆匆了结此案。史称“梃击”案,与“红丸”、“移宫”并称为“三案”。

【出典】:

明史》卷21《神宗本纪二》290页:“夏五月己酉,蓟州男子张差持梃入慈庆宫,击伤守门内侍,下狱。丁巳,刑部提牢主事王之采(cài菜)揭言张差狱情,梃击之案自是起。己巳,严皇城门禁。癸酉,召见廷臣于慈宁宫。御史刘光复下狱。甲戌,张差伏诛。”

【例句】: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5《三案》:“帝以事连贵妃,恐付外益滋口实,乃毙保、成于内,三道、守才远流,其事遂止。此梃击一案也。”


【词语梃击】   汉语词典:梃击

猜你喜欢

  • 燕昭好马

    同“燕昭市骏”。《旧唐书.薛登传》:“燕昭好马,则骏马来庭;叶公好龙,则真龙入室。”主谓 战国时代燕昭王爱好骏马。后比喻招纳贤士。《旧唐书·薛登传》:“~,则骏马束庭;叶公好龙,则真龙入室。”△用于求

  • 韩灰

    源见“死灰复燃”。喻有德的失势者。唐罗隐《投湖南王大夫启》:“大夫或俯回赵印,下煦韩灰。”

  • 因人热

    源见“不因人热”。指仰仗别人的权势。清尤侗《别长安》诗之一:“一官未许因人热,十口翻成为仕贫。”【词语因人热】   汉语大词典:因人热

  • 牙慧

    源见”拾人牙慧“。原指言外的理趣。后多指他人旧有的观点、见解。《西安晚报》2005.10.10:“尤小刚则貌似公允分析韩剧成功的原因,却得出韩剧是拣了国剧‘牙慧’的结论。”【词语牙慧】   汉语大词典

  • 犁扫

    同“犁庭扫穴”。《明史.广西土司传三》:“成化间,副使涂棐设计犁扫,渐就编差。”【词语犁扫】   汉语大词典:犁扫

  • 三何许水曹

    《梁书.文学传下.何思澄传》:“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己也。”三何,指南朝梁何思澄、何逊、何子朗。何

  • 酒圣贤

    源见“中圣人”。泛指酒。宋杨万里《和曾克俊惠诗》:“雨多厌听鸠夫妇,病起全疏酒圣贤。”

  • 俯拾地芥

    《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唐.颜师古注:“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

  • 病急乱投医

    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善否即求诊治。亦以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红楼梦》第五七回:“昨日夜里咳嗽的可好些?’紫鹃道:‘好些了。’宝玉笑道:‘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

  • 折戟

    同“折戟沉沙”。明文徵明《厓山大忠祠》诗:“折戟并销尘海换,行人犹自说碙州。”清纳兰性德《好事近》词:“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词语折戟】   汉语大词典:折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