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祸与福常相因而至。语出《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此非反人情之常也,盖祸福常相倚伏,惟至
同“行县雨随”。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岂直白石开渠,青盐换粟,祥云入境,行雨随轩而已哉!”
《旧唐书.韩愈传》:“愈至潮阳,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韩愈因祭湫水,写《祭鳄鱼文》。其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
源见“鹤立鸡群”。谓超俗出众。唐雍陶《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同“羲和驭日”。唐白居易《题旧写真图》诗:“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本指所谓太平盛世,后指白昼人多场合。《红楼梦》第二回:“今当祚永运隆之日,太平无为之世……彼残忍乖邪之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下,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中。”光天:光明的白天。化日:太平的日子。并列
源见“和氏之璧”。喻为怀才不遇而悲伤。金元好问《与张仲杰郎中论文》诗:“莫讶荆山前,时闻刖人哭。”
咬书的害虫,转喻读死书的人。韩愈《杂诗》:“古史散左右,读书置后前。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閒。”閒同“间”。偏正 比喻读死书的人。唐·韩愈《杂诗》:“岂殊~,生死文字间。”△比喻死读书。【词语蠹书虫】
源见“郤诜丹桂”。谓中高第的贤良对策。唐钱起《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诗:“名逃郤 诜策,兴发谢玄文。”【词语郤诜策】 汉语大词典:郤诜策
同“邓禹笑人”。宋陆游《乞祠文未报》诗:“邓禹有灵应笑拙,周公无梦固知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