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卧牛衣”。宋陆游《上书乞祠》诗:“此去敢辞依马磨,向来真惯拥牛衣。”
《晋书.戴逵传》:“〔戴逵〕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总角时,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又为文而自镌之,词丽器妙,时人莫不惊叹。”后以“鸡卵碑”为多才多艺之典。清唐
源见“涸辙之鲋”。比喻身处危境,十分痛苦。清赵执信《纪旱》诗:“身为辙鲋涸,心与藩羊触。”
只限于谈论风月,不能淡及公事,原是推辞别人请托的托辞。《南史.徐勉传》:徐勉为吏部尚书,“尝与门人夜集,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服其无私。”止:同“只”。
毡(zhān沾),用兽毛砑成的片状物,可以防寒的用品。也作“坐客无毡”、“客无毡”、“割半毡”、“半毡”、“割毡”等,据江革的故事概括而来。江革,字休映,南朝梁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人。梁时任御史中
源见“鲁灵光殿”。指经过变故后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清钱谦益《南京礼部尚书李公墓志铭》:“岿然灵光,寿考显融。”
源见“景阳妆”。谓早起梳妆的信号。唐李贺《追赋画江潭苑》诗之四:“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唐刘邺《待漏院吟》诗:“闲听景阳钟尽后,两莺飞上万年枝。”【词语景阳钟】 汉语大词典:景阳钟
同“堕水跕鸢”。唐施肩吾《送人南游》诗:“凌空瘴气堕飞鸟,解语山魈恼病人。”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汉代妇女于七月七日登开襟楼穿七孔针以为乞巧之习俗。后遂用为咏七巧佳节之典。唐.李群玉《秋登涔阳城》其二:“穿针楼上闭轻烟
见〔回狂澜于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