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佛教把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称六尘。 染:沾染。 原意是指修行学道达到真性清净的很高境界,对外界世俗灰尘一点都不会沾染。 路振扬(?-173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出身士卒,被提拔为
《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孔颖达疏:“此以人事言之,用龙德在田似圣人已出在世,道德恩施能普遍也。”“九二”本为《易》卦爻位名。九,谓阳爻;二,第二爻,
同“捋虎须”。王闿运《〈桂阳州志〉序》:“犯鳞捋须,考槃独寐。”【词语捋须】 汉语大词典:捋须
并列 讽刺安于拙陋、不求改进。《庄子·天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遂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
《后汉书.李膺传》:“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东汉.李膺字元礼,因事免官,便回到颍阳(即纶氏)去教书。
同“鲛绡”。唐李商隐《玄微先生》诗:“龙竹裁轻策,鲛丝熨下裳。”宋柳永《临江仙引》词:“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词语鲛丝】 汉语大词典:鲛丝
源见“绠短汲深”。汲水器的绳短,达不到泉水。比喻力小不胜重任。南朝 宋谢灵运《陇西行》:“柱小倾大,绠短绝泉。”见“绠短汲深”。南朝宋·谢灵运《陇西行》:“柱小倾大,~。”【词语绠短绝泉】 成语:绠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卷一《古诗八首》其一:“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古诗有吟咏弃妇上山采蘼芜(芎劳的苗)时遇到故夫的事。后遂用为咏弃妇之典。唐.刘损《愤惋诗三首》(其一)
源见“湘妃竹”。泪洒竹上成斑,形容悲痛至极。唐姚合《敬宗皇帝挽词》之二:“荆山鼎成日,湘浦竹斑时。”【词语竹斑】 汉语大词典:竹斑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舞象,谓武舞也。”后因以“舞勺”指幼年。唐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诗:“礼乐富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