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枉尺直寻

枉尺直寻

枉,屈;直,伸;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枉尺直寻,比喻在小节上不妨委曲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孟子的学生陈代对他说,您不愿谒见诸侯,未免显得心地太狭小了吧!假如现在谒见他们,情况好了,可以实行仁政,帮助他们统一天下;即使不那么理想,也可以富国强兵,帮助他们称霸于世。况且以前的《志》书上说,受委曲不过一尺,而得伸直的却是八尺,相较之下,似乎还是应该干的。孟子回答说,委曲一尺,伸直八尺的话,只是从利益角度考虑问题,如果单从利益出发,那么只要能得利益,委屈八尺,伸直一尺也可以干吗?凡是放弃原则,枉曲自己的人,没有一个能把社会治理好的。

【出典】:

孟子·滕文公》下:“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曰:‘……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枉尺直寻,议者讥之,盈欲亏志,孰云非羞?”


并列 枉,弯曲;直,伸直;寻,八尺。弯屈一尺而能伸直一寻。比喻在小地方让一下步,却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语本《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晋书·戴逵传》:“尚迷拟之然后动,议之然后言,固当先辩其趣舍之极,求其用心之本,识其~之旨,采其被褐怀玉之由。”△褒义。多用于描写小有所损,大有所获。↔因小失大。 也作“尺枉寻直”。


【词语枉尺直寻】  成语:枉尺直寻汉语词典:枉尺直寻

猜你喜欢

  • 博浪沙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留侯世家》:“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良尝学礼(典章制度)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ㄨㄤˇ wǎng ):蒙蔽。殆:危险。 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思考不读书就会走入迷途。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谢觉哉《不惑集.想!》:“只‘学’不

  • 杨柳楼心月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词意是写歌舞通宵,照耀歌楼柳梢头的月亮已经西下。后以此语喻彻底歌舞。元代孙周卿〔双调.水仙子〕《赠舞女赵杨花》

  • 糜鹿游姑苏

    姑苏: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南。山上有姑苏台,春秋时吴王阖闾或夫差所筑。 麋鹿出游于姑苏台上。 昔日帝王憩息之地,如今只见麋鹿遨游。多用作亡国的象征。语出《汉书.伍被传》:“昔(伍)子胥谏吴王,吴王不

  • 痂嗜成癖

    源见“嗜痂”。喻恶癖。柳亚子《陈迩冬集鲁迅诗句媵以二律》之一:“喜君痂嗜能成癖,累我毫挥感已频。”

  • 千虑一失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用“千虑一失”指聪明人即使反复考虑,也难免会有失误。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著书之家,千虑一失,往往有之。”见“智者千

  • 凤吹

    参见:吹笙凤鸣【词语凤吹】   汉语大词典:凤吹

  • 蛇心佛口

    蛇蝎心,菩萨嘴。形容内心恶毒,口头仁慈,心口不一。明 王玉峰《焚香记.构祸》:“他欺人也索神不祐,王魁,你恶狠狠蛇心佛口,我便到黄泉,也须把你这歹魂儿勾,定与我倒断了前番咒。”见“佛口蛇心”。明·王玉

  • 沧海桑枯

    同“沧海桑田”。宋刘辰翁《念奴娇.酬王城山》词:“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

  • 不食武昌鱼

    《三国志.陆凯传》载:三国 吴嗣主孙皓从建业迁都武昌,丞相陆凯进谏,疏中引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后用为怀恋故土的典故。明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诗:“此去且随彭蠡雁,何须不食武昌鱼?”【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