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杯渡

杯渡

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宋京师杯度》:“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为目。初见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莫测其由来。尝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度窃而将去,家主觉而追之,见度徐行,走马逐而不及。至孟津河,浮木杯于水,凭之度河,无假风棹,轻疾如飞,俄而度岸,达于京师。”度,一作“渡”。后以“杯渡”称僧人出行。唐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诗:“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


【典源】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十一:“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为目。初见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莫测其由来。尝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度窃而将去,家主觉而追之,见度徐行,走马逐而不及。至孟津河,浮木杯于水,凭之度河,无假风棹,轻疾如飞,俄而度岸,达于京师。”《法苑珠林》卷四十一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晋代有位僧人,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故而人称他作杯度。开始他在冀州,很有神通,世人不知其从何而来。曾在北方寄宿一家中,将此家金像窃走,主人发觉追赶他,只见他在前慢慢走,却骑马也追不上。到了黄河孟津,他乘木杯渡河,轻捷如飞,很快到了对岸。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僧人出行; 也借指人出行渡江海等。

【典形】 杯渡、杯中渡、乘杯、度杯、渡杯、浮杯、过海一杯轻、浮杯渡、木杯轻。

【示例】

〔杯渡〕 唐·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

〔杯中渡〕 唐·元稹《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昔年我见杯中渡,今日人言鹤上逢。”

〔乘杯〕 宋·梅尧臣 《寄达观禅师》:“忽闻乘杯江上归,月下碧鸡啼不已。”

〔度杯〕 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是以飞锡遥来,度杯远至,疏山凿洞,郁为净土。”

〔渡杯〕 唐·卢肇《题甘露寺》:“林暗疑降虎,江空想渡杯。”

〔浮杯〕 唐·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

〔过海一杯轻〕 唐·法照《送无著禅师归新罗国》:“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词语杯渡】   汉语词典:杯渡

猜你喜欢

  • 狗监荐

    同“狗监揄扬”。明高启《赠杨荥阳》诗:“喜从兔园游,惭受狗监荐。”

  • 贤圣酒

    源见“中圣人”。泛指美酒。清吴雯《沈洪生编修宅集诸子看芍药》诗之一:“东西客到四千里,贤圣酒倾三百杯。”

  • 湖海豪气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三国时,广陵知名人士陈登字元龙,有大略,忠亮高爽,少有扶世济民之志。惜年三十九故去。后来许汜在荆州牧刘表处,曾当着刘备的面批评陈

  • 言笑晏晏

    《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后因以“言笑晏晏”用为形容神态和颜悦色的典故。唐.任蕃《从梦游录.独孤遐叔》:“复有公子女郎共十数辈,青衣黄头亦十数人,步月徐来,言笑晏晏。”主谓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原指培养统治人才为长久之计,后则泛指将一个人教育成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管子认为,在一个地方居住一年,最好种谷物,因为它一年一获;居住十年,最好种树,因为它是多年生植物;长期居住,最好是培养人才。作为一

  • 道南宅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长壮有恣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周瑜把自己处在路南边一所大宅院送给孙策居住,并把孙

  • 颐隐于脐,肩高于顶

    颐:面颊。隐:隐伏。 面颊隐藏在肚脐下,肩膀高过于头顶。 形容人体佝偻畸形。 也比喻文章格局错乱。语出《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清.归庄《玉山诗集序》:“按其格,有颐隐

  • 蚁旋磨上

    《晋书.天文志》:“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譬蚁行之磨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左回焉。”古代科学不发达,搞不清地球、月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它们与太阳之间的相互关系,故在解释天体运

  • 林下风范

    同“林下风气”。《老残游记》八回:“这女子何以如此大方?岂古人所谓有林下风范的,就是这样吗?”见“林下风气”。《老残游记》8回:“这女子何以如此大方? 岂古人所谓有~的,就是这样吗?”【词语林下风范】

  • 老死牖下

    《仪礼.士丧礼》“死于适室,幠用敛衾”汉郑玄注:“疾时处北牖下,死而迁之当牖下。”后因以“老死牖下”谓终其天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假若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了囹圄刀锯之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