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

原意谓以诈术欺人,今谓反复无常。养猕猴的老翁给猕猴分发橡子。说,早上发三个,晚上发四个。猕猴们都很不满。老翁见状,改口道,那么早上发四个,晚上发三个,猕猴们一下子变得十分高兴。

【出典】: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例句】:

列子·黄帝》:“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物之能鄙相笼,皆若此也。” 五代后晋·刘煦《旧唐书·皇甫镈传》:“直以性惟狡诈,言不诚实,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圣聪,足见奸邪之极。”


并列 ①耍花招欺骗人。现多比喻反复无常、变化多端。语出《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卢秀灿《桃花梦》:“你叔公向来痛恨~、偷鸡摸狗之类不讲道德的行为,我相信他是会同情支持你的,是会出面为你说话撑腰的。”②形容数目众多。 唐·崔仁《新罗国故两朝国师教谥朗空大师白月栖云之塔碑铭》:“来者如云,~。”△多用于说明不专一、变化无常方面。→朝秦暮楚 ↔一心一意。 也作“朝四暮三”、“暮四朝三”。


解释本指只变名目,不变实质来欺骗人。现多用以比喻变化多端或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jū,猕猴)公赋(xù,橡实),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并举了“朝三暮四”的例子来说明。这个例子说,养猴人给猴子分配橡果,说:“每位早上三颗晚上四颗。”所有的猴子都很气愤。养猴人又说:“既然这样,那么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于是所有的猴子都非常高兴。这个例子中,名义和实际都没有变化,但猴子的喜怒却不同,这就是所谓的看似不同,实际齐一的“道”。

近义朝秦暮楚反复无常

反义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例句

她这人总是朝三暮四,没有人喜欢她。


【词语朝三暮四】  成语:朝三暮四汉语词典:朝三暮四

猜你喜欢

  • 七叶蓂荚

    汉.班固《白虎通议》卷三《封禅》:“王者……德至地则嘉禾生,蓂荚起。……蓂荚,树名也,月一日生一荚,十五日毕;至十六日去荚,故荚阶生似日月也。”《艺文类聚》卷四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蓂荚)每

  • 如红玉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仪弱骨丰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为当时第一,皆擅宠后宫。”汉成帝后赵飞燕与其妹昭仪(赵合德)脸色红润,色如红玉。后

  • 还乡昼锦

    源见“衣绣夜行”。谓富贵后回归故乡,以示显荣。清汪绎《项羽》诗:“英雄岂作书生筭,也作还乡昼锦看。”述补 白天穿着锦衣归乡。指富贵后显耀于故乡。语本《汉书·项籍传》:“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

  • 青琴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姣冶娴都。”司马贞索隐引伏俨曰:“青琴,古神女也。”后以“青琴”泛指姣美的歌姬舞女。唐李贺《秦王饮酒》诗:“仙人烛树蜡烟轻,青琴醉眼泪泓泓。”【词

  • 绝裾辞母

    源见“绝裾而去”。谓义别慈母赴国难。清 沈自晋《梁州序.为袁君重其题霜哺篇》套曲:“漫道绝裾辞母,掷笔封侯,岂是君身事?”

  • 八凯

    《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恺,或作凯。孔颖达疏:“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后以“八凯”指

  • 恋阙

    阙:宫阙。指臣子依恋朝廷。唐代崔湜《至桃林塞作》诗:“丹心恒恋阙,白首更辞亲。”【词语恋阙】   汉语大词典:恋阙

  • 楚宫衣

    源见“楚宫腰”。楚国宫女所穿细窄的衣服。唐李商隐《效长吉》诗:“长长汉殿眉,窄窄楚宫衣。”【词语楚宫衣】   汉语大词典:楚宫衣

  • 三年送目

    同“三年窥宋”。宋杨亿《宋玉》诗:“三年送目愁邻媛,七泽迷魂怨《楚辞》。”见“三年窥墙”。宋·杨亿《宋玉》:“~愁邻媛,七年迷魂怨楚辞。”

  • 焦烂

    同“焦发灼烂”。三国 魏应璩《百一诗》:“曲突不见宾,焦烂为上客。”【词语焦烂】   汉语大词典:焦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