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

唐.元稹《离思》诗之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氏写的五首诗之一。开头两句比喻自己与妻韦氏之间的深厚情谊,似深沉的沧海和巫山神女所幻化的美丽的行云。正因为曾经沧海、久入巫山,故再逢一般的“水”与“云”,便觉得不新奇了。后两句是说与妻诀别后,即使留止于花间,也懒得回看一眼,这一半是因为诗人修道之心,一半却是由于对妻室真挚的爱情所至。后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喻指见过大世面,眼界高,对于一般的东西就看不上眼,对于平常的事物难于引起重视。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生凝思良久,但云:‘勿须。’面壁吟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意为见过大海,其他的江、河、湖水都不算什么了,比喻见过大世面,眼界甚高。

“沧海”,古人认为就是大海。因海水深而呈青苍色,故大海称为 “沧海”。

此语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 《离思》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一句 “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同前一句相仿,谓除了巫山的云之外,其他的云便不算什么了。因巫山云雨,变幻奇妙,天下之云无可与比。

元稹此诗,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表明韦丛是他的最爱,任何女人都取代不了。他们的夫妻深情,有如沧海水、巫山云。诗为七绝,后二句是: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为君。”


猜你喜欢

  • 濡沫

    源见“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唐元稹《酬白学士》:“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颔颐。”【词语濡沫】   汉语大词典:濡沫

  • 锦袍仙

    《新唐书.李白传》:“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后因称李白为“锦袍仙”。宋姚勉《水调歌头.寿赵倅》词:“长庚入梦,间生采石锦袍仙。”【

  • 践阼

    《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指天子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后因以“践阼”谓即位,登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 鸿逵

    源见“鸿渐”。又《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朱熹本义:“胡氏、程氏皆云陆当作逵,谓云路也。今以韵读之,良是。”后遂以“鸿逵”称贤达君子的高超举止。明 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

  • 轻车熟路

    同“驾轻就熟”。宋辛弃疾《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词:“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并列 在熟悉的路上驾着轻装的车子。形容很有经验或熟悉情况,做起来很不费力。语本唐·韩愈《

  • 教学相长

    指教和学相互促进。古人说得好:“即使有很好吃的菜肴,不去吃,就不知它的滋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也不知它的好处。所以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了别人,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清楚的地方。知道自己的

  • 鼎折

    同“鼎折覆?”。宋李纲《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伏望皇帝陛下收还成命,改授其人。持危扶颠,允迪栋隆之吉;力小任重,免贻鼎折之凶。”【词语鼎折】   汉语大词典:鼎折

  • 倾家酿

    《世说新语.赏誉》:“刘尹(晋刘谈字真长,又称刘尹)云:‘见何次道(何充字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晋书.何充传》:“充能饮酒,雅为刘恢所贵。谈每云:‘见次道饮,令人欲倾家酿。’言其能温克也。”

  • 岷岭芋

    同“岷下芋”。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

  • 试可乃已

    已:用。 试用可以了就用他。语出《书.尧典》:“岳曰:‘异哉!试可乃已。’”江声《尚书集注音疏》:“试、已,皆用也。言用之可乃用尔。”晋.葛洪《抱朴子.清鉴》:“欲试可乃已,则恐折足覆餗;欲听言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