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晋武焚裘

晋武焚裘

晋书.武帝纪》:“(咸宁四年十一月辛巳)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于殿前。”

有一个叫程据的人献给晋武帝一领“雉头裘”。武帝认为是奇装异服,便在殿前当众焚毁。后因用为帝王崇尚俭朴警惕奢靡的典故。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议者咸谓汉文却马,晋武焚裘之事,复见于当今。”《幼学琼林》卷一“朝廷”:“仁宗味淡而?蟹,晋武尚朴而焚裘。”


猜你喜欢

  • 杞人思

    同“杞人忧天”。清林昌彝《杞忧》诗:“海涸山枯事可悲,忧来常抱杞人思。”

  • 伏猎

    源见“伏猎侍郎”。谓大臣不学无文。清魏源《拟进呈〈元史新编〉序》:“台省长官多其国人,及其判署,不谙文义,弄麞、伏猎,不得已始取汉人、南人以为之佐。”亦泛指不学无文的人。明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二

  • 弦歌泉涌

    参见:舒姑泉

  • 鳌背

    源见“龙伯钓鳌”。借指大海。唐刘禹锡《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诗:“烟开鳌背千寻碧,日浴鲸波万顷金。”【词语鳌背】   汉语大词典:鳌背

  • 图穷匕首见

    同“图穷匕见”。孙中山《敬告同乡书》:“自弟有革命演说之后,彼之诈伪已无地可藏,图穷而匕首见矣。”【词语图穷匕首见】  成语:图穷匕首见汉语大词典:图穷匕首见

  •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后以“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谓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清李渔《凰求凤.筹婚》:“古语说得好,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要选第一等的才郎,到其间只好得

  • 粱炊

    源见“黄粱梦”。比喻虚幻的梦境。清赵翼《戏题汶上旅壁》诗:“粱炊久醒游仙梦,花落难沾学佛身。”

  • 威而不猛

    威严而不凶猛。 形容人态度温和而又严厉。语出《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同书《尧曰》:“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宋.徐铉《武成王庙碑》:

  • 山阴道上

    源见“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指景物绚丽多彩之处。清张应昌《醉花阴.道光戊申六月十八夜湖上纪游》套曲:“又听得筝琶萦扰,恍似那向山阴道上招。”见“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唐·羊士谔《忆江南旧游》:“~桂花

  • 精卫心

    源见“精卫填海”。比喻献身正义事业的精诚之心。宁调元《秋兴用草堂韵》:“分波终仗灵犀力,填海犹存精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