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毛薛”。借指豪放不羁而有才能的布衣之士。清陈维崧《满江红.赠娄东周逸园兼怀毛亦史》词:“博徒中,归及见毛公,言相忆。”【词语毛公】 汉语大词典:毛公
同“凿壁偷光”。唐杨衡《送陈房谒抚州周使君》诗:“凿壁年虽异,穿杨志幸同。”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自此以外,虽凿壁恒勤,而操觚多缪。”【词语凿壁】 汉语大词典:凿壁
同“姓丁仙鹤”。唐赵嘏《送王龟拾遗谢官后归浐水山居》诗:“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
《晋书.刘曜载记》:“(陈)安善于抚接,吉凶夷险与众同之。及其死,陇上歌之曰:‘陇上壮志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䯅骢父马铁瑕(锻)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汤十决无当前……
源见“庾郎鲑菜”。指韭菜。唐陆龟蒙《中酒赋》:“周子之菘向晚,庾郎之薤初春。”
《隋书.梁彦光传》载:梁彦光先“以静镇之”,治岐州,有政绩,再依旧法治邺都不能理化,被罢官。后又“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
用火烧毛发,比喻事情极其容易。《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源见“灵犀辟尘”。谓解难需得其所用。宋陆游《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诗:“辟尘当以犀,濯缨当以水。”
源见“克绍箕裘”。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明李东阳《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并列 比喻子弟继承家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明·李东阳
此典为施师点访求贤才、以备选用事。施师点(1124-1192年),宋信州上饶人,一说玉山(今均属江西)人,字圣与。好学能文,20岁入太学,每试都在前列。后为临安(杭州)府教授。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