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支策据梧

支策据梧

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以“支策据梧”形容用心劳神。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范荣期见郗超俗情不淡,戏之曰:‘夷、齐、巢、许,一诣垂名,何必劳神苦形、支策据梧邪?”


并列 形容劳心费神。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范荣期见郗超俗情不淡,戏之曰:‘夷、齐、巢、许,一诣垂名,何必劳神苦形,~邪?’”△多用于描写劳神。


【词语支策据梧】  成语:支策据梧汉语词典:支策据梧

猜你喜欢

  • 老马为驹

    《诗经.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汉.毛氏传:“已老矣而孩童慢之。”以上所引为《角弓》诗第五章首二句,意为:人老了就反而变得像孩子一样,对自己行为照顾不到后果,比如吃饭要适量,饮酒也要控

  • 五里公超雾

    同“五里雾”。宋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它时无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雾。”

  • 林下风气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后因以“林下风气

  • 饮和

    《庄子.则阳》:“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郭象注:“人各自得,斯饮和矣,岂待言哉?”后因以“饮和”谓使人感到自在,享受和乐。南朝

  • 范叔绨

    同“范叔袍”。清顾炎武《酬归祚明等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卧冷王章被,穷馀范叔绨。”

  • 有钱挂杖

    源见“杖头钱”。指有沽酒之钱。清钱谦益《云间张老工于累石许移家相依赋此招之》之二:“无酒过墙长作恶,有钱挂杖已忘贫。”

  • 凤衔诏

    借指颁布诏书。唐钱起《送张员外出牧岳州》诗: “凤凰衔诏与何人,喜政多才宠寇恂。”●晋陆翙《邺中记》: “石季龙(虎)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

  • 紫玉成烟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吴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韩重,年十九,有道术。女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重学于齐鲁之间,临去,属其父母,使求婚。王怒,不与女。玉结气死,葬阊门之外。三

  • 路人皆知

    源见“司马昭之心”。指人所共知的野心。清黄宗羲《御史余公墓志铭》:“尾大末强,路人皆知,不敢声扬,公独奋笔。”《野叟曝言》七二回:“秦桧之恶,路人皆知。”主谓 过路人个个都知道。比喻人所共知。语本《汉

  • 高阳郦生

    同“高阳酒徒”。宋黄庭坚《次韵郭明叔长歌》:“何如高阳郦生醉落魄,长揖辍洗惊龙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