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攀车卧辙

攀车卧辙

文选》卷五九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唐李善注引《东观汉记》:“秦彭字国平,为开阳城门侯,后拜颍川太守,老弱攀车,啼号填道。”(按,今《四部备要》所录《东观汉记.秦彭传》则仅说“老弱啼号满道”,未有“攀车”二字)

东观汉记.侯霸传》:“侯霸字君房,有威重……为淮平大尹,政理有能名。王莽败,霸保守临淮。更始元年,遣谒者侯盛、荆州刺史费遂赍玺书徵霸。百姓呼号哭泣,遮使者或当道卧,皆曰:‘愿复留霸期年。’”

《白孔六贴》卷七七:“侯霸字君房,临淮太守,被徵,百姓攀辕卧辙不许去。”

《三辅决录》亦载此事。

秦彭与侯霸为官清正,治政有方,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攀车”、“卧辙”加以挽留。后因用为称颂地方官吏的典故。

文选》卷五九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麾旆每反(返),行悲道泣,攀车卧辙之恋,争涂(途,道路)忘远。”


并列 牵挽车辕身卧车道,不让车走。指百姓挽留贤明的官吏。语出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麾旆每反,行悲道泣,攀车卧辙之恋,争涂忘远;去思一借之情,愈久弥洁。”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卷20:“百姓~不许去。”△褒义。多用于人际关系方面。也作“攀辕卧辙”、“扳辕卧辙”。


【词语攀车卧辙】  成语:攀车卧辙汉语词典:攀车卧辙

猜你喜欢

  • 寒水浮瓜

    源见“沉李浮瓜”。指盛夏宴饮。唐韩翃《送蓨县刘主簿楚》诗:“寒水浮瓜六月时,把君衣袖长河曲。”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形容愁思无穷无尽。语出南唐.李后主《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元.无名氏《百花亭》二折:“他为我胭憔粉瘦,我为他绿惨红愁。呀!恰便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碎首糜躯

    汉.蔡邕《让尚书乞民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才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碎首:头颅粉碎;糜躯;身躯糜泥。意谓粉身碎骨,在所不辞。此多系旧时臣下报效君主时所用之语,表

  • 秦虢

    宋蔡梦弼《草堂诗话》:“葛长之《韵语阳秋》曰:‘老杜《丽人行》专言秦 虢宴游之乐,末章有“当轩下马入锦茵,且莫近前丞相嗔”之句,当是谓杨国忠也。’”“秦 虢”本为唐明皇时秦国夫人和虢国夫人的并称。后因

  • 松风石

    唐武宗时夫余国所贡的玉石。唐代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武宗皇帝会昌三年,夫余国贡火玉三斗及松风石。”“松风石方一丈,莹徹如玉,其中有树,形若古松偃盖,飒飒焉而凉飙生于其间。至盛夏,上令置诸殿内。稍秋风

  • 朝来爽气

    源见“拄笏看山”。谓山上晓岚朝气,清爽宜人。写身在官而心怀闲情。宋辛弃疾《木兰花慢.题上饶郡圃翠微楼》词:“甚拄笏悠然,朝来爽气,正尔相关。”

  • 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

    终:完了。 接受了人家的委托,就一定把人家的事妥善地完成。语出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三折:“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大人的分付,着我先进城去,寻那杨金吾刘衙内。”明.高则诚《琵琶记.南浦嘱别》:“秀

  •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尝说话呢?但春夏秋冬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 表示为政不在多言。语出《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唐.宋璟《论修德刑疏》:“且君子耻言浮于行,故曰:‘予欲无言’。又

  • 愈风

    同“愈头风”。清方文《赠宋份臣》诗:“蹈海曾编德祐史,愈风不草建安文。”【词语愈风】   汉语大词典:愈风

  • 大都偶国,乱之本也

    都:都邑。偶:相配,比得上。国:指国都。 大城市和京都不相上下,这是祸乱的根本。 古时等级制度森严,认为妾媵和正妻、庶子和嫡子、大城和国都都应保持差距,否则就会招致祸乱。语出《左传.闵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