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懒残煨芋

懒残煨芋

参见:芋火


【典源】 唐·袁郊《甘泽谣》:“懒残者,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余而食,性懒而食残,故号懒残也。昼专一寺之玉,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色,已二十年矣。时邺侯 (李) 泌寺中读书,察懒残所为,曰:‘非凡物也。’听其中宵梵唱,响彻山林,李公情颇知音,能辨休戚,谓:‘懒残经音凄惋,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而拜。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公愈加敬谨,惟拜而已。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啖之; 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公又拜而退。……后李公果十年为相也。”《邺侯外传》亦载,文略。

【今译】 唐代懒残和尚 (即明瓒禅师),天宝初年,在衡山寺当做杂役的僧人。他每天等众僧吃完后,自己吃剩下的。由于他性情懒惰又吃残剩的,故称之为懒残。他白天干寺中的活计,夜里与群牛做伴,一点疲倦的样子也没有,已经二十年了。当时李泌在寺中读书,观察懒残的行为,说:“不是寻常人。”听他半夜诵经的声音,响彻山林,经声先是悲凄,然后喜悦,一定是位谪降的神仙。于是李泌等到半夜,悄悄前去拜见,在门前就报名行礼。懒残却又骂又唾,李泌反而更加恭敬。懒残正在牛粪火中烧芋,取出自吃。好半天,才让李泌坐下,然后将吃剩的半只芋,给李泌吃。李泌赶忙接过吃完,拜谢。懒残对李泌说:“悄悄地不要多讲话,去做十年宰相吧。”后来李泌果做了十年宰相,封为邺侯。

【释义】 后以此典指求取功名; 也用以形容与僧人来往。

【典形】 分芋、衡山芋、懒残芋、十年相、煨芋、煨芋师、问懒残、芋火、芋火对懒残、山中煨芋、煨芋头、懒残残、煨芋火。

【示例】

〔分芋〕 清·黄景仁《貂裘换酒》:“柔橹一声尖梦觉,任荒鸡,促舞三家店。分芋事,久无验。”

〔衡山芋〕 清·钱谦益《狱中杂诗》之三十:“成都桑树衡山芋,剔尽寒灯夜话迟。”

〔懒残芋〕 宋·陈与义《留别天宁永庆》:“胜事远公莲,深心懒残芋。”

〔十年相〕 宋·陆游《睡起遣怀》:“身存那用十年相,陂坏且为凶岁储。”

〔煨芋〕 宋·陆游《题慧老芋岩》:“煨芋当时话已新,如今拈出更精神。”

〔问懒残〕 清·唐孙华《煨芋》:“鹄陂豆饭堪同饱,富贵无心问懒残。”

〔芋火〕 宋·张元干《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他年芋火谈空夜,雪屋松窗约过冬。”

〔芋火对懒残〕 宋·苏轼《次韵毛湾法曹》:“他年记此味,芋火对懒残。”


猜你喜欢

  • 唐三绝

    指唐代伎艺才能卓绝的三个人,即善于诗赋的李白,善于剑舞的裴旻,善于草书的张旭。《新唐书.李白传》:“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 鸡鸣起舞

    同“闻鸡起舞”。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见“闻鸡起舞”。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乡关何在。凭高目

  • 王夷甫识石勒

    《晋书.石勒载记》载:晋王衍,字夷甫,位望隆重,有识鉴。石勒年十四,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衍见而异之,谓将为天下患。勒长而为群盗,归刘渊,屡将兵陷州郡。晋 太兴中,自称赵王,旋杀刘曜称帝,建立后赵政权

  • 纵理入口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附“周亚夫”:“条侯亚夫自未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侯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亚夫笑曰:‘臣之兄已代父侯矣,有如卒,子当代

  • 陶写中年

    源见“东山丝竹”。谓以音乐怡悦中年以后的性情,消愁解闷。宋范成大《临江仙》词:“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

  • 爱人活国

    42` 《南史.王广之传》:“子珍国为南谯太守,发米散财以赈穷乏,高帝手勅云:‘卿爱人活国,甚副吾意。’”王珍国字德重,仕齐官至北徐州刺史。他在任南谯太守时,曾开仓散米赈济饥民,受到齐高帝萧道成的表扬

  • 任公言

    《庄子.山木》:“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太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予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粉粉翐翐(音fēn、zhì

  • 百举百全

    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谓办事万无一失。《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夫智者审于量主,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宋 陈亮《酌古论.邓禹》:“不然,则安能百举百全而未尝小衄欤!”亦作“百举百捷”。《三国志

  • 巴人唱

    同“巴人下里”。唐李白《古风》之二一:“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富贵花。语出宋.周敦颐《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鲁迅《坟.论“他妈的”》:“阔人所赏识的牡丹,下等人又何尝以为‘花之富贵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