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

指待人处事坦白公正,诚恳无私。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汉以来,一直担任丞相这一职务。《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评论他:诸葛亮作丞相,安抚百姓,向人民揭示仪礼,减少官吏的数量,依法办事。他待人坦诚,主持公正;那些为国效力并有功于国的,即使有私怨也要奖赏,违犯法令的即使是亲属也严惩不贷。认罪伏法的情节虽然严重也可宽恕,花言巧语掩饰罪过的要从重处罚。再细小的好事也要给以奖励,再细微的坏事也要处罚。……终于使国内的人都敬畏他,又都爱他。法制虽严而人们没有怨言。这是他用心公正而又教诲明白的结果啊。

【出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第934页:“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例句】:

宋·文天祥《己末上皇帝书》:“宰相以其开诚布公之岁月,弊弊焉于调遣科隆之间,侍从近臣且日不暇相接矣。”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今日第一义在皇上开诚布公,先豁疑关,公天下为好恶,合国人为用舍。” 茅盾《子夜》9:“我办事就爱个爽快,开诚布公和我商量,我也开诚布公。”


并列 敞开胸怀,以诚待人,坦白无私。语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李劼人《大波》:“今与父老子弟约:自得此电之日始,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勿生疑虑。其一切未决之事,春煊一至,即当进吾父老子弟于庭,~,共筹所以维持挽救之策。”△褒义,多用于人们交往,待人接物方面。→推心置腹 赤诚相待 ↔尔虞我诈 勾心斗角。也作“推诚布公


解释开诚:敞开诚心。布公:宣示公正。指以诚相待,坦白无私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诸葛亮一生勤勤恳恳,为了治理蜀国和兴复汉室而鞠躬尽瘁。《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给他写的传记最后评论说:“诸葛亮作为相国,安抚百姓,明示礼法和规矩,规定官吏的权限和职责,听从君主的裁断,袒露诚心,推行公正。对于竭尽忠诚,有益于当世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一定奖赏;对于违反法令、懒惰无礼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戚也一定惩罚;对于认罪并坦白真情的人,即使罪行严重也一定赦免;对于不说实话、巧言伪饰的人,即使罪行轻微也一定严惩。无论做了多么小的好事,没有不奖赏的,无论做了多么小的坏事,也没有不贬斥的。他对各项事务都很熟悉,能抓住其根本,能根据人的名声考察他的实质,瞧不起那些虚伪的人。最终使得蜀国全境之内,人人都敬畏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但没有怨恨之人。这都是因为他心存公平,对该不该做的事规定得十分清楚的缘故。”

近义坦诚相待

反义钩心斗角

例句

你俩只要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就可以消除误会。


【词语开诚布公】  成语:开诚布公汉语词典:开诚布公

猜你喜欢

  • 识面台官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吴龙图 中复性谨约,详于吏治,自潭州通判代还。孙文懿公为中丞,闻其名,初不之识,即荐为监察御史里行。或问文懿:‘何以不相识而荐之?’文懿笑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吾岂荐识面

  • 流风遗韵

    前代流传下来的风俗韵事。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正是在吴起、商鞅等实行变法的流风遗韵中长大的。”并列 流传下来的风尚、情趣。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正是在吴起、商鞅等实

  • 秦宓论天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秦宓字子勃,广汉緜竹人也。……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宓迎为别驾,寻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人促之,温曰:‘彼何人也

  • 十拗

    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引朱翌(新中)《鄞川志》:“郭祥正(功父)老人十拗:谓不记近事记远事,不能近视能远视,哭无泪笑有泪,夜不睡日睡,不肯坐多好行,不肯食软要食硬,儿子不惜惜孙子,大事不问碎事絮,少

  • 鹅群

    同“鹅群帖”。明虞堪《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拓鹅群?”清吴雯《汪文升赠小楷五百字为别诗酬来美》:“江陵劫火然,鹅群荡无存。”【词语鹅群】   汉语大词典:鹅群

  • 江君

    源见“湘妃竹”。即湘君。唐李贺《兰香神女庙》诗:“看雨逢瑶姬,乘船值江君。”王琦汇解:“江君,即湘君也,以其为湘江之神,故变称江君。”【词语江君】   汉语大词典:江君

  • 一见如旧

    初次见面却就像老朋友一样。亦作“一见如故”。见唐太宗和房玄龄之事迹。参见“济世安民”和“耸壑昂霄”条。史载,隋朝末年房玄龄投奔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李世民立即署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后又任他为秦王府

  • 不识之无

    连最简单的之和无字都不认识。比喻不识字,或文化水平很低。由唐白居易的事迹引伸而来。参见“诗入鸡林”条。史载白居易天赋聪颖,始生七月便能认识“之”、“无”二字。后来人们便把文化水平极低比喻成“不识之无”

  • 麦化蛾飞

    旧题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晋永嘉中,梁州雨七旬,麦化为飞蛾。”传说西晋永嘉年间,梁州地方阴雨连绵,小麦都化成飞蛾。人们视此为世乱的凶兆。唐.韩愈《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诗:“见墙生菌遍,忧麦

  • 戏舞莱衣

    同“戏彩娱亲”。宋无名氏《庆千秋》词:“好是庭阶兰玉,伴一枝丹桂,戏舞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