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旧县名,秦置,因在会稽山之阴得名。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市)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原指沿路风景幽美,看不过来。后因以“应接不暇”用为人事纷繁,忙得应付不过来的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〇八回:“俺每如今将士都在一处,多分调几路前去厮杀,教他应接不暇。”


述补 暇,空闲。①谓美景纷繁,来不及一一欣赏。峻青《秋色赋》:“眼前那绚丽缤纷的大好秋色,真使人眼花缭乱,~。”②谓人事繁多,接连而来,使人穷于应付。邓贤《中国知青梦》:“什么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日、竞赛周、竞赛月;还有无数的即兴会战、挑灯夜战等等,叫人~。”△褒义。多用于自然景物。多用于人事。→目不暇接应接不停 目不暇给 山阴道上 一馈一起 ↔应付裕如。也作“接应不暇”。


【词语应接不暇】  成语:应接不暇汉语词典:应接不暇

猜你喜欢

  • 漉巾陶令

    源见“酒漉纱巾”。借指洒脱不羁的隐逸之士。宋康与之《望江南》词:“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买蓑衣。”

  • 崔徽画

    唐.元稹《崔徽歌序》:“崔徽河中府娼也。裴敬中以兴元幕使蒲州,与徽相从累月。敬中便还,崔以不得从为恨,因而成疾。有丘夏善写人形,徽托写真寄敬中曰:‘崔徽一旦不及画中人,且为郎死。’发狂卒。”此事又见曾

  • 响言

    《晋书.五行志中》:“吴孙休时,乌程人有得困病,及差,能以响言者,言于此而闻于彼。自其所听之,不觉其声之大也。自远听之,如人对言,不觉声之自远来也。声之所往,随其所向,远者所过十数里。其邻人有责息于外

  • 两戒

    《新唐书.天文一》:“初,贞观中,淳风撰《法象志》,因《汉书》十二次度数,始以唐之州县配焉。而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北戒,……是谓北纪,所以限戎狄也。南戒,……是谓南纪,所以限蛮夷也。……”

  • 舞马之灾

    谓火灾。《晋书.索紞( ㄉㄢˇ dǎn 掸)传》:“黄平问紞曰:‘我昨夜梦舍中马舞,数十人向马拍手,此何祥也?’紞曰:‘马者,火也,舞为火起。向马拍手,救火人也。’平未归而火作。”

  • 衾影无惭

    北齐.刘昼《刘子.慎独》:“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独立独寝皆无愧意,后用以谓在私生活中没有败行,因而独居无愧的典故。《宋史.蔡元定传》:“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勾以吾得罪故遂懈。

  • 对床

    同“夜雨对床”。金元好问《寄答景元兄》诗:“故人相念不相忘,频著书来约对床。”【词语对床】   汉语大词典:对床

  • 初生之犊不怕虎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封神演义》七三回:“天祥年方十七岁,正所谓‘初生之犊不怕虎’,催开战马,摇手中枪冲杀过来。”主谓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毫无畏惧。《封神演义》73回:“天禅年方十七岁,

  • 万邦作乂

    万邦:指各族人民。乂( ㄧˋ yì ):治理。 犹言天下大治。语出《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五:“元丰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南郊赦文:‘朕躬揽万几,于兹五载。顾德不敏,

  • 叶公好龙

    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旧读shè)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音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所谓五色无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