庀具见贫
《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音bǐ,具备)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晋.杜预注:“庀,具也。”
春秋时,鲁大夫季文子死后,家臣为其收集家中物器为葬具时,竟无一件贵重东西,由此见其忠贞清贫。后用为咏清忠为官之典。
唐.权德舆《哭刘四尚书》:“撤弦惊物故,庀具见家贫。”此处用季文子事,称美死者刘尚书居官清廉自守。
《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音bǐ,具备)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晋.杜预注:“庀,具也。”
春秋时,鲁大夫季文子死后,家臣为其收集家中物器为葬具时,竟无一件贵重东西,由此见其忠贞清贫。后用为咏清忠为官之典。
唐.权德舆《哭刘四尚书》:“撤弦惊物故,庀具见家贫。”此处用季文子事,称美死者刘尚书居官清廉自守。
同“尸归马革”。元仇远《和两山》之二:“未学伏波尸马革,且宜甫里问龟蒙。”
旧指多言易生是非,而招致烦恼。 表示要韬晦慎言。语出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一剑教伊死了休,黄泉路上必知羞,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元.无名氏《鸳鸯被》一折:“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
源见“铅刀一割”、“驽马铅刀”。喻低微的能力。多为自谦。《南齐书.王融传》:“但千祀一逢,休明难再,思策铅驽,乐陈涓壒。”【词语铅驽】 汉语大词典:铅驽
唐玄宗时权臣李林甫的堂名,李林甫常于此设计构陷大臣。《新唐书.李林甫传》:“林甫有堂如偃月,号月堂,每欲排构大臣,即居中,思所以中伤者。若喜而出,即其家碎矣。”【词语月堂】 汉语大词典:月堂
同“打鸭惊鸳鸯”。明梅鼎祚《昆仑奴》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傅尃《避地》诗:“焚琴煮鹤垂垂尽,打鸭惊鸳事事非。”见“打鸭惊鸳鸯”。《孽海花》20回:“纯客道:‘谁在那里~
《史记.项羽本纪》:“(按:以下所引为鸿门宴上事)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行,重大的行动;细谨,指细微谨慎小的礼节),大礼不辞小
同“孟林笋”。唐方干《题故人废宅》诗:“旧径已知无孟竹,前溪应不浸荀星。”【词语孟竹】 汉语大词典:孟竹
《宋书.范晔传》:“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沈实易和,盈斤无伤……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原为斥朝士羊玄保之语,后用以形容昏聩迟钝。宋赵鼎臣《谢路帅启》:“伏念某植性斯下,
源见“庄周梦蝶”。指迷离惝恍的梦境。唐李咸用《早行》诗:“困才成蝶梦,行不待鸡鸣。”亦指超然物外的玄想心境。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词:“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词语蝶梦】 汉语大词典:蝶
源见“玉石俱焚”。比喻好坏不分。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臭,玉石不分,屈原所以沉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亦比喻好坏同归于尽。《说岳全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