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和氏之璧”。指和氏璧,泛指宝玉。亦喻杰作。唐李德裕《重忆山居.罗浮山》诗:“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宋黄庭坚《定交诗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定交无一物,秋月以为期。执持荆山璧,要我雕琢之。”【
《墨子》卷五《非攻上》:“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又,卷五《非攻下》:“是故墨子曰:‘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
源见“陈蕃榻”。谓准备礼待贤士。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邦君伫德,宁无挂榻之思;州将钦风,应有题车之命。”【词语挂榻】 汉语大词典:挂榻
源见“龙伯钓鳌”。比喻担负重任。元郝经《原古上元学士》诗:“昂首冠三山,俯瞰旭日晟。陆海辟文源,生民共涵泳。”
源见“莼羹鲈脍”。借指思乡。宋史达祖《秋霁.江水苍苍》词:“念上国。谁是、脍鲈江 汉未归客。”
同“相濡以沫”。晋葛洪《抱朴子.诘鲍》:“俭以率物,以美为谈,所谓盗跖分财,取少为让,陆处之鱼,相喣以沫也。”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展转无穷,相喣以沫,盖皆分利之人也。”【词语相喣以沫】 成
对于有求而来的人概不拒绝。语出《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唐.柳宗元《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阳公有博厚恢弘之德,能并容善伪,来者不拒。”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四引蓝鹿
同“抱璧双刖”。唐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诗:“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指乐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公元前583年,晋国以栾书为统帅,出师侵蔡并与楚国军队发生了冲突。为了避实击虚,栾书采纳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三人的建议,转攻沈国,俘虏其国君。左丘明在评论这次军事决策变动时
《尚书大传》卷五:“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师旷曰:‘臣闻老而学者如执烛之明。执烛之明孰与昧行?’公曰:‘善。’”后遂以“霄光可学”指老年勤学。南朝 陈徐陵《谢敕赉烛监赏答齐国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