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固:姑且。 将要取得什么,就先给予别人什么。 这是一种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策略。语出《老子》三六章:“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按今本《老子》“取”作“夺”,据《史记.管晏列传》索隐引《老子》校改。)《新唐书.突厥传上》:“今仆械卷铠,啖以玉帛,虏志必骄,骄则亡之端也。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四:“熙宁七年春,契丹遣汛使萧禧来言:‘代北对境有侵地,请遣使同分画。’文潞公、曾鲁公疏,皆主不与之论。时王荆公再入相,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也。’”一作〔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义同。《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李自成》三卷四一章:“宋献策明白了闯王的意思,也笑道:‘此即所谓,欲取之,姑予之’。”又引作〔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


【词语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成语: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猜你喜欢

  • 鸿鹄之志

    鸿:大雁。 鹄(hú胡):天鹅。 鸿鹄:泛指大鸟。此典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早在年轻时就有要像大鸟鹏程万里飞行之远大志向。后以此典形容人的志向远大,必将有所作为。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

  • 华玉刻姬

    《太平御览》卷八十二“皇王部七”引《纪年》曰:‘后桀(即夏桀,为夏后氏末代亡国之君)命扁(扁,桀的带兵将领)伐山民(《楚辞.天问》所谓‘伐蒙山’即此),《艺文类聚》卷八十三引《纪年》作‘伐珉山’(《太

  • 匹妇沟渠

    源见“匹夫小谅”。谓拘守普通妇女的小节。清李渔《蜃中楼.望洋》:“我偷生不为求瓦全,念玉碎,须明声价,怎肯做个匹妇沟渠没帐查?”见“匹夫沟渎”。清·李渔《蜃中楼·望洋》:“我偷生不为求瓦全,念玉碎,须

  • 负螟

    源见“螟蛉”。比喻以他人之子作为养子。《宋书.东平王子嗣传》:“而妾颜训养非恩,抚导乖理,情阙引进,义违负螟。”【词语负螟】   汉语大词典:负螟

  • 绘素

    源见“绘事后素”。指图画,亦指进行绘画。唐李峤《与崔少府书》:“雕逾绘素,采夺华虫之饰。”唐郑谷《答谢段赞善》诗:“留心于绘素,得事在烟波。”【词语绘素】   汉语大词典:绘素

  • 一枝梅信

    源见“陆凯传情”。表示朋友的问候和思念之情。亦指梅花开放的春讯。明杨珽《龙膏记.叙传》:“纵得一枝梅信,还隔着楚水巫山。”

  • 上兵伐谋

    《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屈服敌人,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后因用为以谋取胜之典。《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

  • 戴帽饧

    《隋书.梁彦光传》载:梁彦光先“以静镇之”,治岐州,有政绩,再依旧法治邺都不能理化,被罢官。后又“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

  • 止艮

    《易.艮》:“《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后以“止艮”谓停止。唐李程《蒙泉赋》:“宜习坎以为德,胡止艮而莫前!”【词语止艮】   汉语大词典:止

  • 壹败涂地

    谓彻底失败,不可收拾。《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清 周树槐《赵孝成王论》:“〔越孝成王〕置将不善,壹败涂地。惜哉!”见“一败涂地”。《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