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因风雅之事而犯的过失。也引申为轻微的罪则。有时亦指男女风情过错。郎基,字世业,中山(今河北正定)人。广览群书,尤其精通史书。其为海西镇将时,梁朝吴明彻率兵攻打海西,郎基坚守了一百多天。弓箭射完了,就
同“郑玄家婢”。清李孚青《秋日自遣》诗:“郑家婢妾如师弟,梁氏夫妻似主宾。”【词语郑家婢妾】 成语:郑家婢妾汉语大词典:郑家婢妾
源见“三刀梦”。谓官吏升迁。唐柳宗元《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得韶州书率然成篇》:“梦喜三刀近,书嫌五载违。”明何景明《送江华州》诗:“少年乘五马,何夜梦三刀?”
同“商山芝”。唐李白《张相公出镇荆州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去千里余答此诗》:“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
见“咬牙切齿”。《西游记》86回:“八戒闻言,~,忍不住举起钯,把那坟冢一顿筑倒。”【词语咬牙恨齿】 成语:咬牙恨齿汉语大词典:咬牙恨齿
同“新婚燕尔”。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以谓凡对明月与听霖雨,必须用此悲感,方可领略,则适当良友乍逢及新昏宴尔之人,必不信矣。”【词语新昏宴尔】 成语:新昏宴尔汉语大词典:新昏宴尔
末:末梢。掉:摇动。 树梢太大必定折断,尾巴太大不易摇摆。 比喻部属势力过大,难以驾驭。语出《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
懂得应适可而止,不作过分的要求。《老子》第四十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词语知止】 汉语大词典:知止
《法苑珠林》卷四九:“〔陈思王曹植〕赏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南朝 梁慧皎《
同“负隅顽抗”。喻人凭险顽抗。沈昌眉《和弟》:“北军豺当道,南军虎负隅。”【词语虎负嵎】 汉语大词典:虎负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