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察秋毫之末者,不见太山之形;听五音之和者,不闻雷霆之声

察秋毫之末者,不见太山之形;听五音之和者,不闻雷霆之声

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末:尖端。太山:即泰山。五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即宫、商、角、徵、羽。后泛指音乐。 有明察秋毫的目力却看不见泰山;有调和五音的听力却听不见雷声。 表示人为某种物欲所蔽,全神贯注于某事,而对周围其他事物,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语出《文子.九守.守静》:“夫目察秋毫之末者,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金玉之音者,目不见太山之形。”后亦引作〔察秋毫之末者,不见太山之形;听五音之和者,不闻雷霆之声〕。《列子.说符》“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唐卢重玄解:“张湛云:‘嗜欲之乱人心如此之甚也,故曰察秋毫之末者不见泰山之形,听五音之和者不闻雷霆之声。’心有所存,形有所忘,皆若此者也。”


猜你喜欢

  • 呵白鹿

    借指乘仙驾。唐李贺《兰香神女庙》诗: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 参见:○骑白鹿

  • 荆璧

    同“荆山玉”。南朝 梁庾肩吾《奉和武帝苦旱》:“江蘋享上帝,荆璧奠高峦。”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诗:“周鼎列瓶罂,荆璧横抛?。”【词语荆璧】   汉语大词典:荆璧

  • 冠斗南

    源见“北斗以南一人”。称美人品德高尚,为人景仰。元耶律楚材《请倪公》诗:“倪公本是我同参,道价峥嵘冠斗南。”

  • 三不朽

    旧谓立德、立功、立言为三项不朽之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主谓 不朽,永不磨灭。立德、立功、立言是永恒的事业。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 动容窃斧

    源见“窃?”。形容人目随心乱,怀疑他人偷窃。南朝 宋颜延之《庭诰》:“嫌或疑心,诚亦难分。动容窃斧,束装偷金,又何足论也!”

  • 陶唐符命

    《尚书中侯》:“帝尧即政,荣光出河,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甲似龟背,五色,有列星之分,斗政之度,帝王录记,兴亡之数。”(据《艺文类聚》卷十一引)相传,帝尧陶唐氏即位时,出现了河出荣光等多种祥瑞

  • 弊梓擢秀

    参见:木荟豫章

  • 高歌酒市

    源见“燕市悲歌”。指侠义之士慷慨激昂的行为。唐罗隐《黄鹤驿偶题》诗:“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门亦偶然。”

  • 金瓯无缺

    唐.李延寿《南史.朱异传》(卷六二):“反侯景降,敕召群臣延议,尚书仆射谢举等以为不可许,武帝欲纳之,未决,尝夙兴至武德阁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承平若此,今便受地,讵(jù岂)是事宜?

  • 网开一面

    参见“网开三面”。见“网开三面”。解释比喻宽大处理,给予出路,而非呆板教条、赶尽杀绝。出处《吕氏春秋·异用》:“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