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风歌

大风歌

此歌是汉高祖刘邦表达渴望安邦治国之情怀。后以此典比喻帝王创业和渴望安邦治国的豪情壮志。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初为泗水亭(今江苏沛县东)长。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起义,刘邦在沛吏萧何、曹参等支持下,起兵响应,称沛公。陈胜死,刘邦与项羽领导之起义军同为反秦主力。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推翻秦朝统治,废秦严刑苛法,约法三章,甚得民心。同年,项羽入关,刘邦被封为汉王。不久,项羽与刘邦展开“楚、汉战争”。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汉。他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先后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迁六国贵族和地方豪强到关中,以便控制;实行重农抑商、与民休息、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复员士卒等政策;修改秦律,制定《汉律》九章;定军法、历法、度量衡。前195年,刘邦率军打垮英布之军队后,回京路过故乡沛县,在沛宫大宴家乡父老亲旧,并挑选了120名沛县儿童,教他们唱歌,喝酒高兴的时候,刘邦弹拨筑(乐器)的弦,唱起自编之歌词:“大风卷起啊白云飞扬,皇威普及海内啊我衣锦还乡,从哪里得到勇猛将士啊守卫祖国的四面八方!”刘邦叫儿童们跟着学唱,他又跳起舞来,感慨伤心,流下数行热泪。此典又作“歌大风”、“大风诗”、“沛歌风”、“海内风”、“猛士歌”、“猛士大风歌”、“歌风”、“歌沛邑”、“唱大风”。

【出典】:

史记》卷8《高祖本纪》389页:“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hān鼾,喝酒高兴),高祖击筑(古代弹拨乐器,十三弦,左手按弦,右手拿竹尺击弦发音),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例句】:

北周·庾信《汉高祖置酒沛公赞》:“虽欣入沛,方念移丰。酒酣自舞,先歌大风。” 唐·李世民《唐功成庆善乐舞辞》:“共乐还谁宴,欢此大风诗。” 李世民《过旧宅二首》之二:“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唐·杜甫《伤春》:“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宋·陆游《夜酌》:“鸣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风。” 元·刘因《白沟》:“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明·陶望龄《沛县过高帝庙》:“云归尚识真人气,风起犹传猛士歌。” 清·杨潮观《新丰店马周独酌》:“只听那猛士大风歌,他全不要诗书王佐。” 清·翁照《咏史》:“而胡丰沛游,歌风起激越。” 清·彭桂《和楚人李人鹄阎古古先生》:“空想大风歌沛邑,只余落日吊彭城。” 董必武《感时杂咏》:“欲守四方歌大风,飞鸟未尽先藏弓。” 朱德《赠友人》:“北华恢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典源】《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今译】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回到故乡沛县。他在沛宫设酒大宴家乡父老亲旧,并挑选了一百二十名沛县少年,教他们唱歌。时至酒酣,高祖击筑,高唱一曲自写的歌:“大风起啊云飞扬,威加四海啊归故乡,哪得勇士啊守四方!”又令少年习唱。高祖起舞,慷慨伤怀,不禁泣下。后人称此歌为“大风歌”。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帝王创业; 或表现慷慨豪迈,渴望安邦治国的情怀。

【典形】 大风歌、大风诗、歌大风、歌风、歌沛邑、海内风、猛士大风歌、猛士歌、沛歌风、唱大风、歌词继大风、忆大风、歌汉士。

【示例】

〔大风歌〕 唐·杜甫《伤春》:“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大风诗〕 唐·李世民《唐功成庆善乐舞辞》:“共乐还谯宴,欢此大风诗。”

〔歌大风〕 北周·庾信《汉高祖置酒沛公赞》:“虽欣入沛,方念移丰。酒酣自舞,先歌大风。”

〔歌风〕 清·翁照《咏史》:“而胡丰沛游,歌风起激越。”

〔歌沛邑〕 清·彭桂《和楚人李人鹄阎古古先生》:“空想大风歌沛邑,只余落日吊彭城。”

〔海内风〕 元·刘因 《白沟》:“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猛士大风歌〕 清·杨潮观《新丰店马周独酌》:“只听那猛士大风歌,他全不要诗书王佐。”

〔猛士歌〕 明·陶望龄《沛县过高帝庙》:“云归尚识真人气,风起犹传猛士歌。”

〔沛歌风〕 宋·陆游《夜酌》:“鸣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风。”


【词语大风歌】   汉语词典:大风歌

猜你喜欢

  • 牛祸

    《汉书.文三王传.梁孝王传》:“梁孝王武以孝文二年与太原王参、梁王揖同日立。……三十五年冬,复入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北猎梁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孝王恶之。六月中,病热,六日薨。”

  • 温衾扇枕

    同“温席扇枕”。元 柯丹丘《荆钗记.会讲》:“亲年迈,且自温衾扇枕,随分度朝昏。”见“温枕扇席”。元·柯丹邱《荆钗记·会讲》:“亲年迈,且自~,随分度朝昏。”【词语温衾扇枕】  成语:温衾扇枕汉语大词

  • 晚似冯公

    参见“冯唐易老”。

  • 剑头微吷

    同“剑头一吷”。宋苏轼《好事近》词:“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

  • 并日而食

    《礼.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甕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儒者,衣食住行,都十分简陋,家中贫寒到两天只有一日的粮。后用喻贫不能饱之典。《后汉书》五十《陈敬王羡传》:“并日而食,

  • 壶飧

    以壶盛饭。《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昔赵衰以壶飧从径,馁而弗食。”赵衰:春秋时晋国人。馁:肚饥。饥而不食,是说他廉洁,不忘君主。【词语壶飧】   汉语大词典:壶飧

  • 柳下贤

    源见“坐怀不乱”。形容男子品行端正。宋黄庭坚《放言》诗:“未有颜叔子,安知柳下贤。”

  • 鱼鲁

    同“鲁鱼亥豕”。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先铅擿于鱼鲁,乃纷定于陶阴。”明 盛杲《〈齐东野语〉后序》:“传写既久,鱼鲁滋多。”【词语鱼鲁】   汉语大词典:鱼鲁

  • 想望丰采

    见“想望风采”。《明史·冯琦传》:“(琦)数陈谠论,中外~,帝亦深誉倚。”【词语想望丰采】  成语:想望丰采汉语大词典:想望丰采

  • 长门灯暗

    源见“长门赋”。形容凄清冷落。唐杜牧《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