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腹便便

大腹便便

便便,肥满貌。大腹便便,形容肚子肥胖,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初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桓帝时历任临颖侯相、太中大夫、北地太守等职。口才极好,居家教书时,曾在白天睡觉。他的弟子们作了顺口溜嘲笑他:“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听到后,当即作打油诗回敬:“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后即以大腹便便形容养尊处优者的丑态,也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样子。

【出典】:

后汉书》卷80第2623页《边韶传》:“边韶字孝先,……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

【例句】:

清·姚鼐《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室如悬罄待遗秉,大腹便便乃空洞。” 冯伊湄《未完成的画·一一》:“从楼窗望过去,憧憧人影,尽是一些被迫出卖灵魂、肉体的舞女,是一些大腹便便的商贾、脑满肠肥的官僚。”


主谓 肚子肥大的样子。形容肥胖,有讽刺意味。语本《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邓贤《中国知青梦》1章:“虽然在连队,翻晒粮食永远是一种对于老弱病残的特殊照顾,但是对于一个~并且即将临盆的孕妇来说,有时哪怕弯一弯腰也未必是件轻松事。”※便,不读作biàn。△用于描写肥胖。→脑满肠肥 ↔形销骨立 面黄肌瘦 骨瘦如柴 瘦骨嶙峋


解释便便:肥满的样子。形容肚子肥大突出。

出处后汉书·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河南开封)人,能言善辩,是东汉著名的文士,很多人都慕名而至,跟他学习,有数百人之多。一次,他白天和衣而卧,打算睡个午觉,有个学生私下用嘲讽的口气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先生孝先,大腹便便。懒于读书,只想睡眠)。”边韶听见了,马上对答说:“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边为我的姓,孝为我的字。虽然大腹便便,里面全装《五经》。为何只想睡眠,梦中思考经典。睡时与周公沟通,静时和孔子交流。不知嘲讽老师,哪本典籍教你)?”嘲笑他的学生一听,大为惭愧。

近义脑满肠肥

反义面黄肌瘦

例句

走在中间,大腹便便者,便是恃强凌弱的郑屠。


【词语大腹便便】  成语:大腹便便汉语词典:大腹便便

猜你喜欢

  • 河出图,洛出书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疏”:“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尚书.顾命》“天球,河图”汉.孔安国传:“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 琳琅满目

    同“琳琅触目”。郁达夫《迟桂花》:“琳琅满目挂在那里的东西,果是件件精致。”主谓 美玉触目皆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载:“有人诣王太尉,遇安丰、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季胤、平子。还语人

  • 一饭之报

    源见“灵辄扶轮”。谓受人恩惠必定报答。《后汉书.李固传》:“窃感古人一饭之报。”李贤注:“谓灵辄也。”

  • 参军语带蛮

    源见“蛮语参军”。用以形容幼儿语言的稚气。清顾翰《南乡子.调两幼女》词:“却似婴哥初剪舌,关关,也学参军语带蛮。”

  • 反经从权

    同“反经行权”。《石点头》二回:“依我所见,不若反经从权,顺从改适,以财礼为公姑养老之资。”见“反经行权”。《石点头》2:“(方姨娘道)依我所见,不若~,顺从改适,以财礼为公姑养老之资。”【词语反经从

  • 刻骨镂心

    同“刻骨铭心”。《西游记》八七回:“那郡侯闻言,急忙行礼道:‘孙老爷说那里话!今此一场,乃无量无边之恩德……虽刻骨镂心,难报万一。’”见“铭心刻骨”。张贤亮《河的子孙》:“这样一段本来应该是~的回忆,

  • 钧天梦

    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赵简子(鞅)病,已有五天不省人事。医扁鹊视之,说他的病与秦缪公相同,不出三天会醒过来,并有话说。“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中天,上帝所居

  • 使酒骂座

    源见“灌夫骂坐”。谓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之人。《聊斋志异.酒狂》:“缪醉,使酒骂座,忤客。客怒,一座大哗。”并列 在酒席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的客人。语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灌夫好使酒

  • 投壶玉女

    源见“玉女投壶”。指供侍的仙女或陪人嬉戏的女子。唐李白《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唐元稹《春风投简阳明洞天作》诗:“投壶怜玉女,噀饭

  • 黍熟黄粱

    源见“黄粱梦”。喻虚幻之事。清张岱《〈陶庵梦忆〉自序》:“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